花漫漫換上男子裝束,牽著李洵走進花廳。
三位老臣看到花漫漫的時候都愣了下。
他們都是認識譽王世子的,不明白譽王世子怎么會出現在攝政王府里?
花漫漫看出他們的疑惑,主動解釋道。
“最近攝政王殿下忙得很,時常不在家里,便托我幫忙照看小世子,順便輔導一下他的功課。”
三位老臣恍然,原來如此?。?
李洵事先得到娘親的叮囑,此時坐得端端正正的,像個小大人似的。
他一板一眼地問道。
“不知三位大人前來找我父王,所為何事?”
被一個五歲得孩子這么詢問,三位老臣都感覺很微妙。
身為左相的范悉開口說道。
“我們是為了攝政王練兵一事而來,此時世子爺應該并不知情,我們還是等攝政王殿下回來之后再說吧?!?
李洵最近天天在太學上課,早出晚歸的,對自家父王練兵的事情確實不怎么了解。
好在他足夠機靈,立刻扭頭去看身邊的娘親,裝作虛心請教的樣子問道。
“先生知道此事嗎?”
花漫漫順勢接話道:“我確實聽攝政王說起過此事。”
三位老臣齊刷刷地看向花漫漫。
攝政王不僅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交給譽王世子照顧,還把練兵那么重要的事都說給了譽王世子聽,看來攝政王是真的很看重譽王世子??!
如此一來,譽王世子在三位老臣心中的地位頓時就拔高了許多。
仍是范悉開口。
“既然世子爺知道攝政王練兵之事,想必世子爺也應該知道。
如今圣人臥病在床,太子殿下年紀又小。
朝中人心惶惶,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
切不可大興兵役。
還望世子爺幫忙勸阻攝政王,莫要再讓天下百姓遭受戰亂之苦了?!?
說完他便朝著花漫漫作了一揖,態度可謂是非常誠懇。
另外兩位老臣也都紛紛開口附和,再三強調戰亂帶來的災禍有多么嚴重。
花漫漫耐心地聽著。
等對方說完了,她才不疾不徐地開口。
“事情并非是你們想的那樣。
攝政王之所以練兵,是因為聽說東南沿海一帶可能會有敵寇入侵。
那一帶歸屬于隴東郡管轄,隴東郡是我祖父的封。
我祖父如今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實在是沒辦法再上陣殺敵。
為了有備無患,攝政王只能提前操練起來。
一旦東南海岸出現敵情,他們立刻就能發兵出征,以此捍衛我們大周朝的國威?!?
譽王命不久矣的消息目前還處在保密狀態,無人得知。
而且譽王府叛亂也還只是猜測,并無確鑿證據。
所以花漫漫就只說可能會有敵寇入侵。
如此一來,練兵之事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果然,聽完她的解釋后,三位老臣的神情都緩和了不少。
右相鄭衛肅然道。
“如今也只是聽說而已,并不代表敵寇就一定會入侵?!?
花漫漫:“所以攝政王殿下也只是有備無患而已。
若敵寇沒有來犯,自然是皆大歡喜。
可萬一真來了呢?
沿岸那么多手無寸鐵的百姓,我們總不能放任不管吧?!?
鄭衛嘆息:“我自然知道世子爺說的在理。
但打戰并非兒戲,一旦真的打起來,不僅要征收大量的民夫,使得許多百姓妻離子散。
還得消耗大量的銀錢和糧草,使得本就不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