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就是上次賣黃桃那個?”熊竹藝之前幫過忙,所以大概知道宋遇講的是誰。
盛幼熙也立即想了起來,“是你那個老同學向青吧!”
“嗯,”宋遇點頭,“你們兩個應該都知道她。說實話,撇開人情不說,錦陵縣的黃桃我吃過,確實不錯。雖然這次助農推廣可能會耽誤我們半個月到一個月的功夫,也掙不到什么錢,但對于樹立我們‘遇見’的品牌形象卻很不錯的,也更能讓客戶信任,而且——”
“而且什么?”兩人迫不及待地看向宋遇。
“而且,水果季節性太強,受氣候影響也很大,就算是同一產地甚至同一株果樹,今年結的果子和明年結的果子也有可能存在果味的差異,除了做水果之外,我們還是要發展長線產品作為補充,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長線產品?”盛幼熙抿唇,她這水果還沒消化呢,又來個長線產品,于是忍不住問道,“什么是長線產品?”
“就是不受季節制約,可以長期供應的產品。”
“那你想做哪方面的?果干?零食?”熊竹藝更敏銳一些,不禁疑問。
“果干不錯。”宋遇肯定了熊竹藝的這個想法。
熊竹藝卻有猶疑,“這水果還沒弄明白呢,貿貿然去做長線產品會不會太雜了?”
“我知道你的擔心。”宋遇笑著解釋,“所以暫時不做零食,先做果干罐頭這些。我去年吃黃桃就是在罐頭里吃到的,他們的罐頭做得真的好,比我在市面上吃到的都要好吃。很多去錦陵收購黃桃的商販也都是拿回去做罐頭,但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次合作,與井灣村甚至周圍的村子簽訂協議,趁機研發出我們品牌的罐頭,你們覺得怎么樣?”
宋遇說這些話的時候眼睛都是發亮的。
熊竹藝卻仍有擔憂,“可我們是賣水果的,做罐頭……會有人買嗎?而且市面上已經有黃桃罐頭了。”
宋遇反問“市面上不也有各種各樣的水果嗎?而且最開始我們賣水果也不知道能掙錢啊。”
熊竹藝怔住。
對啊,一開始她們不也不知道前路如何嗎?
盛幼熙反正弄不懂這么多彎彎繞繞,她選擇相信宋遇就對了。
她說道“反正我相信小魚兒,成不成,試試就知道了。”
宋遇被她逗笑,“別盲目相信我,你還是跟以前一樣,該考察產地考察產地,該審產品就審產品,不過我相信錦陵的黃桃絕對能收服你這個吃貨。”
“你這樣一說,我倒是好奇錦陵的黃桃到底是個什么味道了,是不是比《西游記》里孫悟空摘的大蟠桃還要好吃?”
這句話頓時把宋遇和熊竹藝都給逗樂了。
七月初,宋遇、盛幼熙和熊竹藝一行前往錦陵,向青親自去了客車站接了她們。
一路顛簸,終于在傍晚時分到了井灣村村委會。
車子停在了村委會門前的小廣場上,車門打開,井灣村的支書親自來接,笑呵呵地與她們打招呼,后面的人也說著什么。
聽到錦陵方言,盛幼熙一激動就直接站了起來。
“咚”的一聲,她的腦袋直接就撞在了車頂上。
“嗷!”盛幼熙頓時捂住腦袋。
熊竹藝看著都替她疼得慌,“你怎么這么不小心?”
“沒事吧?”宋遇已經下了車,也連忙轉身問道,朝她伸出了手。
盛幼熙一把抓住她的手下了車,也顧不得頭上的包,連忙講道“我想起來了,錦陵是蕭巖的老家對不對!”
原來她是想到了這個才激動得撞上車頂的。
“你認識蕭巖?”村支書聽到她的話,不禁插嘴問道。
“嗯?”盛幼熙一時間沒有接收到這錦陵味的普通話所攜帶的信息。
“你認識蕭巖?”村支書又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