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他的兄長張易之。
眾臣可不是一心專研儒術的孔志亮,他們都經歷過大赦典禮。
一個二十歲年輕人,竟通曉陰陽災異學說,出口就是一篇絕佳難以超越的馬屁詞。
此子才華橫溢,若非俊美無儔的相貌影響了仕途,可謂是前途無量。
如果是他所著,那眾臣雖然訝異,但也不會感到太意外。
武則天其實跟他們的想法差不多。
應該是出自張易之的手筆。
雖然是懷疑,武則天心里頭也猜測了個九分左右,覺得應該沒錯。
“怎么,有何不妥之處?”
武則天嚴厲的目光掃過殿內眾人。
眾人紛紛搖頭。
他們都是沉溺官場的政治人物,大概摸清了陛下的心思。
如果世人知道此篇巨作出自張易之,會怎么想?
張易之不愧是才子,果真名不虛傳,是天下讀書人的榜樣!
但如果出自一個六歲孩子呢?
除了夸贊神童以外,還能大力歌頌陛下,正因為太平盛世文風昌盛,治下才能出現神童嘛。
武則天坐回御座,居高臨下俯視著眾臣。
“在朕的統治之下,六歲女童都能著出蒙童巨作,朕是明君么?”
眾臣俱是頷首“大周盛世繁華,百姓安居樂業,陛下是當之無愧的明君!”
“善!”武則天眉飛色舞“此篇蒙童巨作,朕就命名為《三字經》。”
“張柬之。”
“臣在!”
“你負責宣傳《三字經》!”
“蘇味道。”
“臣在!”
武則天停頓了一下,有些拿捏不定“你說朕該賞這女娃什么?”
“臣不知。”
蘇味道趕緊搖頭,開玩笑,賞罰是帝王才有的權力,他哪敢逾越,連建議也不敢提。
武則天也就思慮了幾息時間,便決定了賞賜之物。
“張家窈窕著書有功,特賜金五十兩,良田五百畝,絹帛五百段,男仆女婢五十個。
另母親臧氏教女有方,特封為太夫人。追認其父為襄州刺史。”
眾臣不由咂舌,這賞賜可夠重的。
但他們也可以理解,畢竟六歲娃子也不能恩賜官職,所以從其他方面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