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下,滿殿皆靜。
那一瞬間,張易之驚訝得像頭頂炸了個響雷。
五雷轟頂!
腦子里像一桶漿糊。
剮刑?
他藏在袖子里的手青筋暴起,內心憤怒夾雜著恐懼。
雖說死過一回,但瀕臨死亡,那種恐懼絕望充斥著全身。
以至于俊朗的面容有些微微扭曲。
御座上,武則天不動聲色的瞥了他一眼。
呵呵……
你也知道怕?
旋即環顧大殿,淡淡道“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異議?
異議大了!
活躍在朝野的張子唯,竟然要遭受千刀萬剮?
是誰制作出造福于天下的神皇犁?
是誰制作出功于社稷的水泥?
張子唯!
《三字經》、四句圣言,每一首詩都被天下讀書人傳唱。
他若身死,必定掀起驚濤駭浪。
在普通百姓看來,善名遠揚的張易之殺了臭名昭著的來俊臣。
有問題么?
沒問題!
誰讓來俊臣名聲惡臭呢?
那陛下不分青紅皂白凌遲張易之,此舉就是昏庸!
大昏君!
不過群臣都保持沉默,他們弄不清楚陛下的殺意有多強。
“陛下,您寬宏大量,饒我兄長一命!”
張昌宗出列,膝地而行,聲音哽咽地懇求。
武則天斜睨著張易之,心中在想
朝堂就一個人替你求情,還是你親弟弟,你人緣可真差,悲哀!
狄仁杰心里略微一凜,陛下的眼神……好像有些不對勁啊。
七分怒火。
三分戲謔……
對,就是戲謔。
看著張易之害怕,楚楚可憐的模樣,陛下仿佛生出一股征服感。
難道陛下是恐嚇?
可是金口玉言,豈能輕易悔改。
再說如何給張易之定罪,以堵住朝野悠悠眾口?
狄仁杰微垂著頭在思考。
其他官員都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殿內安靜得只余張昌宗的低泣聲。
這時。
“陛下,臣有異議!”
一個儒雅端正的官員毅然發聲。
百官循聲望去,皆是驚愕。
這不是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大詩人陳子昂么。
難道他懷有惻隱之心,要給同為詩人的張易之求情?
陳子昂朗聲道“微臣與張督作素不相識,但張督作此舉,微臣甚感激昂,他是為民除害!”
嘩!
嘩!
百官嘩然,哪里冒出來的二愣子,嫌張巨蟒不夠慘,還要火上澆油?
武則天緊皺眉頭,卻一言不發。
所有目光齊刷刷望過來,陳子昂沒有絲毫畏懼,直抒胸臆
“夫大獄一起,不能無濫,冤人吁嗟,感傷和氣,群生癘疫,水旱隨之,人既失業,則禍亂之心,倏然而生矣。古者明王重慎刑法,蓋懼此。
……
睚眥之嫌即稱有密,一人被訟,百人滿獄,使者推捕,冠蓋如市。或謂陛下愛一人而害百人,天下喁喁,莫知寧所。
陛下務在寬典,獄官務在急刑,以傷陛下之仁,以誣太平之政,臣竊恨之!
……
伏愿陛下念之!”
長達半刻鐘,大殿陷入詭異的安靜。
一個懷著滿腔愛國激情,以詩歌般嘹唳的氣勢,痛陳時弊!
憂國憂民憂君之情感染著所有官員。
每一個字,都揭示著酷吏政治的可怖!
在陛下治理下,大周經濟文化欣欣向榮,軍事也頗有勝果,去年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