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武三思這個殺才,沒有朕,你豈有現在的風光?
都聯合起來逼迫朕,全都該死!
武則天胸膛壓抑著憤怒,即將帝王一怒,血流漂杵!
可沒等她爆發,卻見朝堂陸陸續續有人跪伏在地,口中高呼
“臣伏請陛下,將張易之斬首,以救蒼生!”
“臣伏請陛下,將張易之斬首,以救蒼生!”
“……”
越來越多的臣子跪伏,聲音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響徹在大殿!
經久不息。
一些寒門臣子避退在殿角,垂著眼簾,其中狄仁杰臉上隱隱有些惆悵。
在他想來,這道坎,子唯恐怕邁不過去了。
滿殿飽讀經史的儒家學子,難道不明白那不過是天地之威與人力無關?
但利用災異打擊政敵,是極為尋常的政治手段。
群臣也抓住了最致命的一點——君權神授!
陛下是女人,全天下都反對她稱帝,她必須突破重重阻礙。
當時,佛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晦澀的經文加以演繹闡發,并和當時流行的彌勒信仰結合起來。
稱唐宗室衰微,太后就是彌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統治。
天下各處冒出的祥瑞,這一番造勢,也意味著神權和陛下綁定在一起。
陛下登基的第一個年號是什么?
天授!!
用“天授”一詞做國號,不啻一種輿論導向,宣傳皇權天授,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而且將洛陽改為神都!
種種行為表明,君權神授是她用來鞏固統治的必要法寶。
問題的關鍵來了。
陛下如果包庇張易之,就是自己主動摧毀根基!
君權是上天授予的,可陛下您卻不聽上天旨令,那以前的祥瑞怎么解釋?
是不是向天下昭告。
您的統治不合法?!!
御座之上的武則天顯然也想到這點,她握著御座扶手的手背因為用力而青筋暴露,指節泛白。
她嘴角挑起一絲獰笑,語氣陰沉,“你們認準了,這地震的罪狀,必須得張易之來背起?”
“天意如此!”
崔挹神情不動,淡聲道。
“好!”武則天微微一笑,怒喝道“御林軍,斬了他!”
她要行慣用的手段。
殺!
將抵制她的人統統殺干凈,殺到群臣膽寒,殺到朝堂沒人敢開口!
跪伏在地的群臣微微顫抖,旋即恢復鎮定。
而崔挹驟聽此言,表情依舊古井無波,他甚至還戴正微斜的頭冠。
緩緩起身,以端正的姿勢施禮“臣愿慷慨赴死!”
武則天雙目充血,死死盯著崔挹。
殿外甲葉碰撞,御林軍沖進來將崔挹架起,就要往外拖。
突兀。
“陛下,臣愿赴死!”
太原王氏一個官員聲音激昂,振臂響應崔挹。
“臣愿……”
“臣愿……”
無數官員口呼,聲振如雷!
這一刻,他們無所畏懼。
皇帝要舉起屠刀,可以,有本事全殺了!
再換一批人做官,繼續殺!
如此循環,你依然堵不住悠悠眾口。
君權神授!
作為皇帝,你不敬神,就算將這錦繡河山徹底的清洗一次,寶座真的會穩固么?
黑云壓城城欲摧,所有臣子都感受到來自御座上滔天的威壓。
空氣仿佛都凝固了。
凝重的氣氛迅速蔓延在每個角落。
殺。
還是不殺?
復雜的情緒占滿武則天的內心。
她為什么寵幸張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