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王大娘看到顧李氏從她家門口路過,顧不上手里還端著飯碗,趕忙從堂屋里出來叫住顧李氏。
“李大姐,你這大清早的,扛著鋤頭出門干活兒吶?”
顧李氏心情不佳,自打分地下戶后,她五六年沒下地干活兒。昨兒二兒媳王桂花哭喪著臉說地里的活兒干不完,氣得她撈起飯碗就往王桂花身上砸。但王桂花就撒潑說干不完活兒,一大家子明年就一起挨餓。顧李氏這才心里發慌。
一邊罵著自己兒媳和孫女是廢物,一邊又不得不去地里干活兒。
她舍不得罵自個兒兩個兒子,不管是大兒子還是小兒子,都老實能干,從來都不耍滑頭,可偏偏地里的活兒就干不完了。
最后,她把過錯全都歸在顧翠華身上。
要不是顧翠華帶著顧余年離家單過,顧家硬生生的突然少了兩個勞動力,那也不至于地里的活兒干不完。
這會兒聽到王大娘說叨她干活兒的事兒,顧李氏就覺得自個兒臉上被硬生生的扇了一巴掌,當初下戶的時候,全村就她顧李氏能在村子里閑逛,都說她養了兩個孝順的兒子,也娶了好兒媳能勤儉持家,讓她不用下地,可以安安生生的養老,現在年歲更大,反而還得扛著鋤頭去地里干活兒,老臉簡直丟到家。
但她已經過了大半輩子,有著自己的底氣和寬容,笑瞇瞇的跟王大娘打招呼。
“是啊,咱家今年地里的莊稼長得好,可不就去干活兒了么。”
王大娘撇著嘴,心想還不是家里少了顧翠華和顧余年這倆干活兒的。
全村上下誰不知道顧李氏這一大家子,干活兒干得最多的,是顧翠華母女倆,也就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碰到一起說話的時候,夸著顧李氏家里的兒子。
但王大娘巧舌生蓮,只字不提這檔子事兒,反而說道“嗨,我就羨慕你得不行,你那倆兒子真能干,連孫子都要娶媳婦了。日子定下來沒?!?
看到村里的同齡人說著奉承的話,顧李氏心里那點因著顧翠華母女倆離家的不痛快消失,笑得合不攏嘴,“定了定了,就在夏天。到時候空出時間來吃席?!?
“那可不,都是鄉里鄉親?!蓖醮竽镄Σ[瞇的說,“全村上下誰不知道你李大姐福氣重,這都是心善帶來的。昨兒顧余年來我家買了十五斤稻子,足足一塊五吶。我就說你肯定舍不得女兒和外孫女在磨坊里受苦,你肯定給了不少錢吧。”
一塊五??。?!
顧余年哪兒來的錢!
顧李氏心頭的火蹭蹭的往上冒,但家丑不能外傳,這事兒還得一家子人關上門慢慢說叨,“是啊,我身上掉下來的,我不心疼誰心疼?!?
顧李氏答著話,把火氣咬碎了往肚子里咽。
王大娘同樣不輸于顧李氏的精明,哪怕顧李氏再裝模作樣,她心里是肯定,顧余年拿出來的錢,肯定不是顧李氏給的。
那這錢……
王大娘腦子靈光,想著顧余年前幾天才買了三斤稻子,就娘倆,哪能吃得了這么快。昨兒還痛快的買了十五斤,一定要找出來。
王大娘又說了幾句羨慕顧李氏的話,碗里的飯也吃完了,干脆結束對話,說著要去洗完,結束了這場對話。
顧李氏氣得地也把放在地上的鋤頭狠狠的扛在肩上,動作大了些,鋤頭重了些,她趕忙哀嚎了一聲,“哎喲,我的老腰?!?
一把老骨頭閃了。
得,今兒看來沒法兒下地。
顧李氏扶著腰桿摸回家里,喊來王桂花伺候自己,王桂花臉上的表情掛不住,昨兒她才說家里再沒人干活兒,今年莊稼肯定不好,家里就沒余糧吃。顧李氏把自己罵一頓后說她自己去干活兒。
大清早的,活兒沒去地里干,反而說閃了老腰讓她來伺候。
王桂花氣得把手里的裝著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