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啊,只有大學文憑,一個月才能有七八十塊錢吶。
周小妹剛才確實心緒澎湃了一下,但想想,現在她一個月四十塊錢的工資,還包吃。已經夠了。一年下來,那得四百多塊錢吶。
她也有十八歲而已,在村里有這么一筆錢,可都是小富婆了。
但周小妹,還是想了想,要是真有人花大價錢挖她……她肯定不會走,別人能花大價錢挖她,等把她從餐廳學到的東西掏空,那不是隨時都能把她開除了,得不償失。
這樣想著,周小妹就更不想離開餐廳。
顧余年只是稍稍提了一句,沒想到蔣群芳的反應更大。
等餐廳里的工作忙碌完,蔣群芳忍不住把顧余年拉到一邊小聲的說道“余年,你咋在周小妹跟前提挖人的事兒。萬一青源大酒樓真花大價錢到咱們這兒挖人,可咋整。”
顧余年卻有跟蔣群芳不一樣的想法。
“這種東西,就算咱們不提,但其實也是客觀存在的。這幾天你又不是沒瞧見,咱們餐廳的生意到底有多火爆。”
“百貨大樓這里,跟人民子弟廠那邊不一樣。人民弟子工廠那邊的客人,大多數都是廠里的工人,就算做得再好,體量就那么大,很快就能穩定下來。”
“但百貨大樓這邊不一樣。別說青源縣整個縣城有多大。你想想,附近的鎮上,也會有人進城吧。進城之后,那些人能不到百貨大樓這邊來逛嗎?”
“鄉里的,村里的,也會有人進城。”
“你想想,這客流量有多大。就算一個人,半年才來咱們餐廳吃上一次飯。但……咱們青源縣好幾百萬人吶。就算有條件到咱們餐廳來吃飯的人,有一萬人。你說,就算以咱們餐廳現在的客流量速度,得多久才能把一萬人給輪完。”
聽到顧余年說的,蔣群芳頓時又心動了。
何況,青源縣這么一個縣城,總不能真只有一萬人有消費能力吧。
顧余年又說道“咱們縣城北邊,可不還在開發建廠嘛,到時候能有消費水平的,不會減少,只會越來多。”
顧余年是占著從四十年前穿越而來的優勢。
她知道,從八六年開始,整個華夏即將進入一個經濟告訴發展的時期。
這個時代,沿海已經被那位首長劃了一個圈,那個圈已經建設了好幾年,就為了對標香江。
在那個經濟特區里,遍地都是黃金。
當然,這只是夸張的說法。
但是,不得不說,在那個地方,只要內地的人去打工,肯定都能比在內地掙更多的錢。
而華夏的經濟,便是從沿海的地方,一點點,一步步的往內地輻射。
除了鵬城,還有申城也是一樣的在高速發展。
后世成為的魔都,帝都,花都,鵬城,四個地方,便是第一批華夏的一線城市。
青源縣整體來說,就是華夏內地千千萬萬小縣城中的一個,一點都不突出。它只是一個小縣城。相對于沿海城市來說,貧窮,落后。但相對于鄉鎮來說,它又是農村人向往的地方。
哪怕,青源縣這種小縣城,小地方,被魏嬌稱為鄉下窮地方,但它的經濟,也已經開始有了發展的趨勢。
就比如,陸封和他的朋友們,在青源縣北邊的地方建廠。
下午四點左右,顧余年提前下班。
這個點,雖然有客人,但也只是零星的幾桌,沒有那么忙碌。
她剛走出餐廳,那位在百貨大樓里賣皮鞋的苗姐,就迫不及待的迎上來。
苗姐已經在餐廳門口等了好一陣時間。
她看得到餐廳門口的等位區,下午兩點都還有不少人坐在這兒等位。
而且,等位區還拉了一塊紅綢標語,上面寫著,“領取優惠券,青色天空服飾專賣店,九折優惠再減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