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無話可說,雖然魏國國力日漸增強,但普通百姓依然過得貧苦不堪,甚至和以前的魏國比起來,半斤八兩。絕對不是什么適合定居的地方。
當然豪強,權貴除外。這些人不管在哪都能想方設法讓自己過得舒服過大多數人。
“現在你再摸著良心說,本王這個大王當的到底如何?魏國最恨我的不是經常被我壓榨的下人,而是那些普通百姓。”李歸離感嘆。
也許曾經他確實有想過要好好當這個大王,不過早就忘記當時是怎么想的了。
僅僅當了一個月,他就發現自己不是個當好皇帝的料。
可魏國王室被自己折騰得只有自己一個人了,只能趕鴨子上架。
使者能說出來好字嗎?“大王,人總是有做得好,做的不好的地方,縱觀所有君王,您的功績足夠排的上號,足夠讓后人記住。這不是所有大王都能辦到的。”使者勸道。
甭管自己心里怎么想的,總之絕對要讓自家大王樹立信心,免得真的覺得自己當大王不合適,把魏國送人。
李歸離不信:“留下的名聲是暴君吧!”他本人雖然有些自戀,但自知之明和自戀并不沖突!
“你別說了,本王的性子本就不適合當大王,就適合當個,閑散公子。想一出是一出,想怎么玩怎么玩,就算醉生夢死也無人會說什么。”這樣的日子,才是他李歸離應該過的神仙日子。
現在被拘在王宮里,想光明正大上街玩都要思量再三,日子過得無趣得很。
試想一下,李歸離口中悠哉的日子,確實極其適合他的性子,使者又沒話了。
再聊下去,他都要策反了!大王的洗腦聊天,恐怖如斯!
“所以,反正這大王我當的不好,不如讓更適合的人去當。”李歸離聊出了興致,開始舉例說明周伯歸到底有多適合當大王。
首先: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多少王朝都是因為這“水”而消亡的?再看看秦國的百姓,對秦王室的愛戴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
要是誰敢說出一句不字,在秦國可是要被人亂棍打的!
其次,周伯歸極其懂得用人之道,不管是隱士大儒,還是山野村夫,都能給壓榨出無人替代的能力。
隨后,秦國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有盼頭,比之別的國家的百姓,簡直是神仙生活。
最后,周伯歸勤政,待得住!簡直是批閱奏章的必備性格!
總結,周伯歸不當大王,天理難容!李歸離一項一項給列得頭頭是道,把使者說得暈頭轉向,甚至也覺得周伯歸是天生當大王的料子。生來就決定了他往后就是大王!
……
使者動搖了!還是清醒得動搖了!盡管心里再抗拒,但就是忍不住!
大王恐怖如斯!
不管使者有沒有被說服,反正李歸離已經把自己說服了,就等著周伯歸開口接手魏國。
游山玩水,閑云野鶴的日子在像他招手!
但是身為周兄的好兄弟,怎么能讓好兄弟一人面對成山的奏折?他也是有當大王的經歷,可以幫忙減負!
看看,再也沒有比他還好的兄弟了!周兄一定會感動的!
打定主意,李歸離多一刻也不想等,急急忙忙找周伯歸,像他投誠去!
想想卸任魏王以后的日子就叫人向往無比。
周伯歸此時正在與將領們商榷李歸離把使者氣暈的事。
此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沒有什么經驗可以參考,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會開了一半,話題中心自己跑過來了,眾將領不約而同得往門口看去。
只見李歸離鬢角微亂,來時應該挺急的。
“周兄,本王決定了!現在就把魏國送你!但本王有條件,本王想當個閑散公子!”李歸離興沖沖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