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晨風(fēng)總是帶著絲涼意,一陣陣拂過,卷落了樹葉,同樣也卷落了凌潺練劍后的汗珠。
此時晨光微露,凌潺與陸景行走出府門,便見門前街上停著一輛馬車,愉娘此時已上車,陸辭斜靠在馬車旁,嘴里還叼著一根狗尾草,雙手環(huán)胸,一把劍就被固定在了手臂與胸之間的位置,一副吊兒郎當(dāng)?shù)臉幼?
。而陸伯就嚴(yán)肅多了,手里牽著兩匹馬,見陸景行與凌潺出來,微微行了個禮,然后將一匹馬的韁繩遞給了陸景行。
也許是時間尚早,街上的行人并不多,只有偶爾一兩個從這經(jīng)過。街道兩旁的商鋪大多還未開張營業(yè),也不缺乏一些起得早的,此刻正在店里打掃收拾,或是整理貨物。
陸辭見凌潺走了過去,將嘴里的狗尾草拿在了手里“女俠快上車吧,我可是很少當(dāng)別人車夫的,是不是感覺很榮幸?”
“那我就多謝你了。”凌潺回了一句。
“凌姑娘不要在意,他就這樣,整天沒個正形。”陸伯對凌潺說著還不忘斜陸辭一眼,數(shù)落著自己的兒子。
陸辭聽見陸伯說他,也不生氣,反倒回應(yīng)道“有其子,必有其父,我沒正形,估計(jì)你年輕的時候也比我好不到哪去。”說完還一副“你來打我呀”的樣子,弄得陸伯不知說什么,只好上腳,結(jié)果陸辭一個閃身
就避開了,陸伯無奈的搖了搖頭,陸辭卻很是得意。
陸景行在一旁看著也不言語,對于這對互揭長短的父子早已習(xí)以為常,但是街上的行人卻不像陸景行那樣,看見這一幕,覺得甚是有趣,不免便會多看幾眼。
“凌姑娘見笑了。”陸伯對凌潺說道。
“沒事。”凌潺知道這才是真性情,江湖人不拘小節(jié)。
凌潺說完后踩著矮凳上了馬車,陸景行與陸伯上了馬,陸辭也不再與他父親斗嘴了,將矮凳放入馬車內(nèi),坐了上來,一聲鞭響,馬一吃痛便向前跑去,緊跟前面兩匹馬。
凌潺進(jìn)去后便看見愉娘身旁放著一個兩層的食盒,她正疑惑時,愉娘將食盒外的蓋子打開了,對凌潺說道“潺潺,來吃早膳。”
“陸景行他們還未吃呢,這樣不妥吧。”凌潺是一個特別注重禮節(jié)的人,這也是她從小養(yǎng)成的,她想著她如今先吃了,待會到了目的地總不能讓他們吃她剩下的,那樣是對別人的一種不禮貌。可是她卻不知這是特
意為她準(zhǔn)備的。
愉娘看出了她的疑慮,解釋道“因?yàn)榻裉煲龀牵栽缟疟绕饺赵纾鞑幌氪驍_你練劍,所以才會帶上馬車。我們都吃過了,潺潺快吃吧。”
“出城?”陸景行說要帶她去賞桂,她本以為離陸府不遠(yuǎn),結(jié)果如今卻是出城,因此顯得有點(diǎn)驚訝。
“對,莊園的那片桂花如今開了,金燦燦的,可美了,潺潺去看了就知道了。”愉娘嘴里說著,手里就已經(jīng)端出了食盒中的饅頭和一碟精致小菜。
馬車雖是行駛在平整的街道上,但難免車內(nèi)還是會晃動,愉娘想得周道,只為凌潺帶了饅頭與小菜。
“愉娘,麻煩你了。謝謝”凌潺拿起筷子吃了起來,還不忘對愉娘說聲謝謝。
愉娘聽后一臉的不以為意,笑著說道“這有什么麻煩,一家人,就不要時常將這些話掛在嘴邊了,說著生分。”愉娘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凌潺也是知道的,而她卻不知該怎么接愉娘的話,最后只能點(diǎn)
點(diǎn)頭。
街上的行人越來越多,他們的馬車也越行越遠(yuǎn)。 晨陽將長長的街道縱著分為了明暗兩部分,就如同真實(shí)存在的時間界線一般,仿佛一邊代表著過去,一邊代表著將來,那條線便是現(xiàn)在,而人們同時行走在三個時
間里。凌潺總是喜歡在坐馬車時撩起馬車窗簾,沉浸在微風(fēng)中,此時她看著這樣的情景,不禁感嘆這世間有些事物真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