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良鄉(xiāng)·段樓村。
“今日把大家召集過來,不為別的!
為的就是讓大家知道,趙青天,給我們平民百姓活路了!
都見到村廣場上的告示了嗎?”
段敬石拄著拐棍,身體顫巍巍的站著,雖上了年紀(jì),但耳不聾、眼不花!
作為段氏一族的老族長,雖說金州在移民定居之初,就明確了一家一姓不得獨大,但段氏在這其中就很特殊。
段樓村地處大連灣黃金之地,段氏世居于此,雖金州被建奴攻陷,但段氏卻依舊堅立于此。
雖表面屈服于建奴統(tǒng)治,但背地里干的都是英雄好漢的事跡,為殺建奴,段樓村先后付出了39條好漢的性命!
也因為這樣,使得段樓村是金州境內(nèi),為數(shù)不多的一族齊聚地。
大家長維系下的宗族勢力,其宗族觀念要遠(yuǎn)比官府之念來的濃烈。
秉承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原則。
段樓村也是為數(shù)不多的,以副村長入駐村野,而對應(yīng)村長之權(quán)柄,則交由原族長來具體負(fù)責(zé)。
作為東海鎮(zhèn)麾下創(chuàng)建的新型村鎮(zhèn),存在于金州的一切村鎮(zhèn)形象,皆與大明原有風(fēng)貌,有著天壤地別的差距。
新時期、新風(fēng)貌、新改變!
這就是趙宗武一直想在這片土地弘揚的思想。
“村長,俺看了!張副村長念完那白紙紙上的字,可那究竟是一個啥意思嘛?”
“就是嘛!什么叫工分換田?
工分究竟有什么用處嘛?它又是怎么來的啊!”
“是啊!是啊!那以工代賑又是干什么的?”
“族長,我段樓村實行這些,但為什么要分家啊……”
“就是啊族長!為什么……”
“不能分家啊!老祖宗知道了這些事情,那是……”
“族長……”
段樓村是一個擁有649戶的大村落,拋去在家待著的婦孺,聚集在村廣場的百姓有1100余口。
敬字輩在段氏一族很稀缺,除段敬石這位排序第二的老族長外,尚有老七叔段敬興,老十七叔段敬茍。
按照段姓、外姓的區(qū)分,段姓在內(nèi),外姓在外,在內(nèi)的有根據(jù)輩分站位,在外的體格強壯、有能力的靠近些。
有輩分、有能力,那天然就擁有很高的地位。
段敬興言語中帶著疑問“二哥,小輩說的這些,跟我段樓村有何關(guān)系?
我段樓村在這地方繁衍生息了數(shù)百年,即便是建奴來了,也沒有奪占走我段樓村的耕地!
這趙小將軍一來,就要分散我段樓村?
為什么要這樣做?!”
對于以工代賑、工分等新穎事宜,段樓村的百姓,固然表現(xiàn)出很感興趣的意圖,但更讓他們上心的是段樓村的未來!
段家在這里繁衍生息了數(shù)百年,祖墳就在這里,即便遇到了再大的苦難,都沒有輕言離開故土。
現(xiàn)在按照東海鎮(zhèn)地方署衙的政令,段樓村不但要進(jìn)行整治,還有按照計劃進(jìn)行人員分流,這件事情實在是太大了!
面對段敬興的詢問,段敬石并沒有立即回答,相反是在旁的張壺站了出來,身材高大的張壺,雖說有些跛腳,但氣勢卻非尋常人所能比擬。
在戰(zhàn)場上殺奴三名、包衣七名,單單是這份功勛,在金州做個鎮(zhèn)長都是綽綽有余的事情,只不過因為一些事情,讓其前來段樓村做副村長。
要提一句的是,張壺的頂頭上司,鎮(zhèn)長是孫傳庭。
張壺笑道“讓段樓村分開,并不是為了削弱段家!
恰恰相反!
段樓村世代居住的地方就這么大,你們心中也都清楚,想依靠現(xiàn)有的土地,來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