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部將士,按國公爺調令,將前去渭南地帶征討叛軍,為確保萬無一失,自即刻起,軍團進入二級戰斗準備!
根據參謀本署,此次傳下來的情報來看,我軍出同官,過富平,但在耀州一帶,便已有流寇肆虐該地!
根據本帥了解到的情報來看,高迎祥作為王嘉胤麾下得力大將,雖說并未真正臣服王嘉胤,但卻與王自用、張獻忠、羅汝才等并稱十二大將!
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雖說他們在武器裝備上,遠不如我軍強盛,但論能力來說,他們并不比我們差多少。”
自軍議結束后,祖大弼便聚集第2軍團游擊以上武將,商議所部,具體的進程,到時該如何行動。
梁仲善點了點頭道“雖說在先前的征討中,我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我們需要記住的一點,盤踞在延安府、慶陽府的流寇群體,多是其中中流一般的貨色。
再加上他們貪圖享樂,享受安逸,所以說對我軍那時的雷霆進攻,就沒有太大的警惕性!
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征討他們之前,需要做的就是,在心中收起輕視,絕不能有絲毫懈怠之意。”
作為軍團的宣撫使,梁仲善在每次召開軍議時,都會向眾將闡明中心,確保他們心中沒有所謂的輕蔑之意。
作為久經沙場的悍將,這一場場戰斗下來,再取得勝利后,心中難免會起驕縱之意。
梁仲善的職能,就是幫助眾將掃去這樣的情緒。
祖大弼道“梁宣撫使講的沒錯,這一仗在本帥看來,并不好打。”罕見的,祖大弼沒有戰意沖天的舉措,而是語重心長的講述著。
“根據本帥得到的消息,領兵在耀州一帶,橫行的流寇頭目,名叫李自成,本帥不知該人本事如何,但國公爺對此人頗為看重!”
原本眾將這心中,還沒有什么概念,但聽了祖大弼最后一句,這一個個心中皆起了警惕之意。
什么!!!
國公爺對此人頗為看重?!
這是什么情況?!
能夠讓國公爺看重的流寇頭目,那此人絕對不簡單!
尚可喜接著便詢問道“祖帥,你可知那李自成的信息?”說完這些,尚可喜那平靜的眼神中,閃爍著濃烈的戰意。
不僅是尚可喜這般,梁仲善,朱萬良,王來聘,丁文禮,劉文舉,呂世舉等將,這眼神中皆是這般。
看著眾將的變化,祖大弼嘴角微揚的笑道“李自成,原名鴻基,小字黃來兒,世居陜西榆林米脂李繼遷寨。
李自成家貧,少年時就喜好槍馬棍棒,這也讓他在寨中同輩中,有著較高的威望。其父死后,他去了銀川驛站當驛卒,平常便以負責照看馬匹。
后因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平國公徐希聯名,裁撤整飭驛站體系,而恰逢李自成因丟失公文被填入裁撤名單中,落魄回家,但因其性情豪爽,也使得其在家欠了巨債……
后因為一些事情,使得李自成投奔王嘉胤標下,但因起義浪潮過大,使得其最終投效到了高迎祥麾下。
因其勇猛,有識略,故被高迎祥賜名自成,此前一直以李洪基自稱……”
有關李自成的基本信息,就這般被祖大弼念出,這也讓尚可喜他們心中皆充斥著戰意。
因為趙宗武的緣故,使得很多人的命運都被改變了。
就連這李自成的命運也改變了一些。
但好在這歷史大勢沒有被改變,只不過提前投奔到了高迎祥麾下。
李自成在起義之后,斬殺游擊七名,守備十余名……單單是這樣一份戰績,就足夠讓尚可喜他們心中重視。
雖說明軍已經腐朽不堪,但在這邊鎮之中,還是有幾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