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我回來了。”蒙川斜跨著書包,身穿青衫,十五六歲的年紀,因為每天吃肉的緣故,使得其看著像十七八歲的男子。
在蒙連村的村口處,聚集有百余位村民,他們或蹲在原地,或雙手插兜,看著他們村子里走出去上學的娃兒。
對蒙鐵柱來說,每次他的娃兒回村,就是他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是他蒙鐵柱最驕傲的時候。
世代耕種的農民,誰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的娃兒,還能有書讀,要知道這些,都是官老爺、奸商、大老爺們才有資格觸及到的,但是自從定國公率部平定陜西流寇,這也使得亙古不變的土坡坡上,徹徹底底的發生了改變。
與孟連村其他的娃兒不同,每次蒙川回來,都是單獨回來,且回來一次的間隔很長,但是每一次蒙川回來,那對于孟連村上下,絕對是一件大事。
“蒙川哥回來了,蒙川哥回來了……”
“太好了,太好了!”
“蒙川哥……”
在蒙川距離村口還有一段距離時,聚集在一起的小孩,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蹦蹦跳跳的向蒙川跑去。
看著聚集在自己身邊的小孩,蒙川的臉上也洋溢著笑容,低頭從自己的書包中,掏出了一大把糖果,這在西安城是隨處可見的東西,但是在這偏遠的孟連村,卻是非常少見的稀罕物。
當蒙川掏出糖果的時候,聚集在身邊的小孩,嘰嘰喳喳的叫喊著,眼神中閃爍著高興的神色。
“吃糖了,吃糖了……”
“蒙川哥給我一顆……”
“吃……”
聚集在村口的大人,見村上的娃兒,圍著蒙川,臉上雖說洋溢著笑容,但還是走上前,轟散道“去去去,慫娃,都快到一邊玩去。”
農家樸實的情感,在這時表現得淋漓盡致。
“村長,大……”蒙川見村中大人齊來,恭敬的微微低頭,喊道。
連勝的臉上帶著微笑,憨厚的模樣,眼神中卻不失精明。
蒙連村是一座自然村落,與移民相結合的產物,蒙連村先前叫做涂下村,只不過后來因為荒災、流寇,使得村中居住的百姓走了多半,而聚集在一起的村民中,有小半是蒙姓百姓,后來遷移來的百姓中,有十余戶是連姓百姓,慢慢的因為一些事情,這涂下村就改成了孟連村。
與遼東地區的情況不同,因為平定流寇的速度極快,使得趙宗武所攜帶的基層官吏,多用于構建府、縣、鎮一級,對于村級政權,或用軍卒,或用百姓,西北地區因為貧瘠的緣故,使得該地域極其的排外,所以說用這種相結合的方式,才能盡快讓西北地區穩定下來。
連勝看著蒙鐵柱寵溺的撫摸著蒙川的腦袋,笑著說道“鐵柱,娃兒都是多大的人了,你還當著這么多人的面,把她當做小孩一樣看待。
這娃兒在新式學堂,那都是數一數二的尖尖,你讓族人看見該說笑了。”
聽了連勝的回話,蒙鐵柱輕拍蒙川的肩膀,臉上洋溢著憨厚的笑容,道“娃兒再是新式學堂的子弟,那首先也是我蒙鐵柱的娃兒,老子摸娃兒的腦袋,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再者說娃兒再有出息,那也是我蒙連村的后生,不過這慫娃,看起來比之前有長高了不少啊!”
有蒙鐵柱、連勝在這說著,身后那些蒙連村的大人,也都加入到說笑之中,而蒙川亦游刃有余的應對著。
能夠被選進新式學堂的學生,那接受的教育,并不只是簡單的新式教育,諸如數算、天文、地理等都會有所涉獵,對他們來說,心性的磨礪同樣也是最重要的存在。
說話間,蒙連村老小,就聚集到了蒙鐵柱家中,原本寬敞的院落,此時卻顯得有些狹小,這樣的情況,唯獨在蒙川回村的時候才會出現。
看著熱情的長輩,眼神中帶著真摯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