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斤白糖,還有一兩斤果子,一些香臘錢紙。”許欣蘭給陳小路交待“這得多少錢?”
“不多。”
“不多也得算清楚了。”許欣蘭笑道“陳大哥莫不是手上又有了私房直接替我們付了。”
陳小路摸了摸鼻梁,這小姨子怪精明的。
昨兒個師傅發五兩銀子是下半年的犒賞,說是快過年了手上有余錢也好添置些東西。
“有句話叫親兄弟明算帳,更何況,我們家人懶常年不想上街,讓陳大哥購置的東西可不少,你能墊付了今日,還能一直墊付下去?”許欣蘭悄聲說道“你還要存錢娶我家長姐呢,哪一個女人不愛好,長姐自然也希望你們的親事辦得熱熱鬧鬧的,你的錢可得好好捏著,不僅如此,還要開源節流,多多賺些才是上策。”
“四妹妹說得在理。”陳小路心下一震。
是啊,他娶的是大姑娘,眼下二姑娘三姑娘已確定下所嫁之人家世比自己好數倍,單看人兩家的院子就比自己的強了不知道多少。
這成親之時若是還不能風風光光熱熱鬧鬧的,豈不是委屈了大姑娘。
是的,他該開源節流了,努力多掙些銀子,好讓大姑娘的日子好過一些。
“這是二兩銀子,若是不足回來我再添上。”許欣蘭將銀子交給他。
“四妹妹,用不了這么多的。”
“宜多不宜少。”許欣蘭自然也知道不用這么多“我還想讓你帶兩個豬蹄和兩斤黃豆回來,聽張嬸子說豬蹄燉黃豆吃了對我娘好。”
確切的說是下奶的,對小五好。
兒壯娘肥,只有齊氏吃好一些,多吃些,奶水才充足,那可是小五的口糧,斷不能大意的。
“好,兩豆我家有,我去陳家山背一些來。”
“嬸子會覺得咱家是一個填不滿的窟窿。”許欣蘭覺得能花錢買的就花錢買吧,實在不行的才指著別人要。
“沒有的事兒,我家每年都種有黃土,除了磨豆腐外也無用,去年的還留著生了蟲,今年也收了十多斤。”陳小路道“我娘都說過好多次了,這邊家里需要什么就回去取不要見外不要客氣。”
陳大嫂確實是這么說的。
因為她自己也有些覺得不敢相信,老兒子居然能娶一個如花似玉知書達禮的好兒媳。
單想著莫氏和許欣儀的容顏就叫她慚得低到了塵埃里。
又知道了二姑娘三姑娘談的是韓楊兩家,就更覺得老陳家的祖墳埋得好,讓大兒子撿了一個大便宜。
若不是有點怵莫氏,在她面前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為了和許家打好關系,她能一天跑三趟往許家送東西了。
但是,她就是不敢。
有時候她就很佩服三妹了,怎么就那么聰明那么大的膽子呢,和莫氏說話很隨意,說出來的話也很貼心,不生硬也不是討好的意思。
這村長娘子到底也是有點官職在身,若不然腰桿哪能這么硬。
“那我可就多謝嬸子了。”
許欣蘭現在是隨了大流,都按著鄉間習俗來結交親戚朋友。
莫氏這個高貴的太子妃娘娘都能轉換角色,現代摸爬滾打混出來的人還不能適應不成。
像這種,給你,你就接著,不用矯情不好意思。
你若不接,別人會說你是看不起她!
接下了回頭你有什么好的,就可送些去還個禮。
人情人情,有人就有情,禮尚往來是必不可少的。
若只收不還肯定就是個摳門的主了,一來二去也會寒了別人的心。
陳小路再回河灣的時候是背了滿滿一背篼的。
許家需要的都買上了,許家沒有的陳家有的給帶上了。
“這是什么?”莫氏看著毛茸茸的一塊一塊的被一個竹籃裝著提著的東西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