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嫂洗好衣服,挖了幾顆新鮮肥嫩的萵筍送來廚房,看到這半盤麥面團,立刻倒吸一口涼氣。
“小姑,你把剩下的面都用了?”她掀開面缸,看著空蕩蕩的缸底,“娘回來,肯定會罵人的?!?
羅袖把蒸布洗了洗,擰干,蓋到面盆上,就端起來送到外面暖熱的日光下。
回頭對愣愣看著她這一系列動作的大嫂笑道“大嫂,咱娘太摳兒了,這點咱們得幫著糾正一下。守著米山面山還要吃糠咽菜,那不是傻嗎?”
“羅姑娘這是又做了什么好東西?”
徐大戶特有的爽朗笑聲在外面響起,沒進門,就遙遙給羅袖一禮,“羅姑娘,恭喜恭喜,你們的五香豆干和素雞在華豐城很受歡迎?!?
羅袖走過來,伸手請他們進門,“應該是同喜,我們這是合作共贏。”
徐大戶這次還帶著一個二十左右的年青人,笑著跟羅袖介紹“這是老夫二子,名宮字子期,你叫他子期就好?!?
徐宮這姑娘明明也沒有比他大幾歲,父親這口吻,怎么好像把小輩介紹給長輩一樣?
心里這么吐槽,他還是禮貌地朝羅袖笑了下,躬身見禮道“羅姑娘?!?
看著兒子的表現,徐大戶心中滿意,“以后這來羅家洼運送五香豆干的事,就讓子期負責了,羅姑娘費心了?!?
羅袖擺手,“沒什么費心的?!?
讓著父子二人坐下,羅袖才道“徐老爺是不是準備商議一下的后續供貨問題?!?
徐大戶點頭“正是如此,我覺得姑娘做的豆腐干味道很好,完全不用擔心沒有客源,之前您說過,如果供應不上,會讓更多的人家做這個,不知這話現在可還做數?!?
“自然”,羅袖道,喊了聲樹蔭下一邊寫字一邊偷偷往這邊看的平旦,“還有平水、平辰,你們三個去把你們二大爺、村長爺爺、三鎖叔、老啞伯,還有村頭大奶奶家的大丫都喊來。”
坐在旁邊給孩子們打扇的老太太聽到孫女兒點出來的這些人名,臉上不由露出慈祥的笑容。
那老大嫂家里沒有男丁,只她一個孤寡婆子帶著兩個小孫女,這日子十分艱難,旁人家都靠著做豆腐賺了不少錢的時候,她們家根本趕不上趟兒。
孫女兒這是要把做五香豆干的方法教給她們的。
平旦幾個跟著姑姑學了好些天,頗講幾分禮儀,一個個跑到別人家,喊的第一句話就是“大爺(大娘)我小姑有請?!?
哎呦,聽到這話的人都笑了,一個個拍拍衣服上的灰塵,就向羅家來。
羅袖這邊,已經跟徐大戶定好五天后的貨量,豆干暫定八百斤,素雞三百斤,但不管多出多少,他們都收。
素雞是羅大嫂、羅二嫂兩邊娘家做的,每隔幾天,她們的娘家兄弟便送來一次。
因著這個,三家的關系愈發親近。
羅樺等人到來后,徐大戶就站起身,說帶著兒子去看看他家的院子蓋的怎樣,就走了。
羅袖家這些天因為五香豆干掙了不少錢,村里人都看在眼中,但是怎么也沒想到,她會把其中的配料如此詳細地告訴他們。
聽明白羅袖的意思,這其中的好幾個大漢都忍不住眼眶一熱。
擱誰家得到這種好做法,不得自家藏著掖著做傳家寶啊。
村長道“秀兒,啥也不說了,以后有什么事,只言語一聲,伯都給你辦妥了。”
要不是這侄女教村人做豆腐,自家的日子絕對不會如現在一樣容易,小兒子如今安心調理,可能因為是以后有安身立命的根基,身體反而比之前好了許多。
再學了做豆腐干的手藝,還有現成的徐大戶這個大商賈收購,豈不是要越過越好。
這樣的恩情,講規矩的說,以師禮相待都不過分的。
中午,羅袖蒸了一大鍋宣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