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明德殿,李世民坐于龍位上。他臉色陰沉,青筋暴露,眼睛赤紅,腮幫肉一動一動的,顯然已經(jīng)怒到了極點(diǎn),正在咬牙切齒呢。
事情起因是,自李世民登基以來,天下災(zāi)禍便接踵而至。先是江南水災(zāi),再到黃河泛濫,而后又是河?xùn)|雪災(zāi)、關(guān)中大旱……
如今又是長安城外天花肆虐,雖城中并未有天花出現(xiàn)的報告,但朝臣們可不會放過這個攻擊皇帝的好機(jī)會。
先是前幾天的一封封奏疏,上報到各部司衙門。然后呈報各宰相處批閱,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今天向李世民發(fā)難的官員都是一些四、五品的官員,他們集中火力,圍攻皇帝李世民。圍攻的議題是帝無德,犯天威!
偏偏李世民殺兄弒弟,用不光彩的手?jǐn)鄪Z得帝位。做賊心虛的他,只希望自己的心腹大臣,多替自己擋幾下。
可沒想到,沒一個站出來的。他們有的眼觀鼻,鼻觀心,如高僧入定;有的低頭順目,神游太虛;有的抬頭看著天花板……
其實(shí)李世民明白,所謂“帝無德,犯天威”之語,只不過是世家門閥向他索要利益的借口罷了。
究其原因,還是關(guān)中大旱時,李世民借功德碑收斂錢糧無數(shù)。而為了給后世留名的世家門閥們,則是大出血了一回。
因當(dāng)時顧及自家名聲,便忍氣吞聲了。如今災(zāi)禍即將過去,眾世家門閥又有誰能忍下這口氣?
雖然世家門閥懷疑,有高人在李世民背后指點(diǎn),但是查來查去終究查不出,是誰出的這餿主意。要是讓他們知道是誰出的,他們非得把他生吃活剝了不可!
在大臣們一邊倒的圍攻下,李世民只得妥協(xié)。除頒布罪己詔外,還要帶發(fā)出家為道一個月,并規(guī)定為出家做道士期間要齋戒,不得近葷腥和女色,不得飲酒作樂,不得行殺戮之事……
好嘛,可憐的李二陛下,這回是被朝中大臣完全剝奪了權(quán)力了。名為出家為道,實(shí)為將他軟禁在道觀里。
李世民出家為道,自然不用出去,東宮中便有道觀。只是李二陛下就是那種甘心寂寞的人嗎?
不!他可不會老老實(shí)實(shí)的待在道觀里,他要利用出家為道之機(jī),跟突厥人下一盤大棋!
這不,李世民秘密召李勣回京了,而且還是道士打扮。
這位三十多歲的青年統(tǒng)帥,穿上了道袍,粘上了長須,還是有那么幾分仙風(fēng)道骨的模樣。只是他一身風(fēng)塵仆仆,顯得有些邋遢。
李勣緊趕慢趕,還是在五天之內(nèi)趕到了長安,并秘密進(jìn)入了東宮。
北地雖已寒風(fēng)凜冽,但長安僅是早晚有些冷,并沒有大幅度降溫的征兆。
東宮內(nèi)有兩處宗教場所,均在東宮的最北處。東邊是信奉道教的鷹鶴院,西邊是信奉佛教的佛堂院。
李世民在東邊的鷹鶴院的一處密室里召見了李勣,兩人如今都是道士打扮,都對對方的道士裝扮訝然失笑。
“臣李勣,拜見陛下,陛下萬福!”
“愛卿平身,愛卿辛苦了,來這邊做。”李世民扶起李勣,伸手作邀請之勢,邀請李勣到一邊的草席上坐。
此時,秘室的中間擺放著一張草席,上面有一桌案,桌案邊有個小爐,小爐正冒著縷縷白氣,茶香裊裊四散開來。
秘室里只有李世民和李勣二人,煮茶倒茶就他們自己動手了。李世民是老板,他是不倒的,那就只能李勣來倒了。
李勣還沒蠢到要李世民倒茶的地步,他拿起茶壺,倒了兩杯茶,才問李世民“不知陛下如此召臣回京所為何事?”
李世民并沒有馬上回答李勣“懋功啊,先喝茶,先喝茶潤潤嗓子。”
李勣見李世民沒直接回答自己,他也不著急,端起滾燙的茶湯一口一口的喝著。
喝了兩杯茶,李世民才說話“朕此次秘密召你進(jìn)京,是想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