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需加工和賺錢即可。
裴三元回到原來的位置時見黃明威已不辭而別,他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可是細細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道道,眉頭也舒緩了起來,隨即囑咐楊義盡快開船后也向楊義告辭。
楊義自然滿口答應,隨即他又安排了王老漢帶著十幾個曾孫跟著裴三元下了船。諸事已了,已經(jīng)沒有什么牽掛的了,等王老漢走遠之后便下令起帆開船。
大船起帆,大運河北面的船只紛紛避讓,讓出一條足可并排通過兩艘巨船的航道來。巨船緩緩向北行去,揚州的船家高興了,看著遠去的三艘巨船,岸上的百姓卻躁動起來。
那些有馬匹的人騎上馬風馳電掣的往北而去,他們?yōu)榈氖窃诒泵娴拇a頭還可以看到這種巨船。更重要的是,他們先人一步到北面的茶館酒肆里吹噓一番,可以混個免費的茶水錢。
由于已經(jīng)入秋,北風呼呼,楊義這三艘巨船走得很慢,一個月后才堪堪抵達宋州。在這一路上不管是運河邊、村莊、城池、還是郊野的河岸上,不管是客船還是貨船上,都會通通站滿了人圍觀這三艘巨船。
當然了,也有人想打這三艘巨船的主意,其中不泛官府或者某些門閥子弟。可楊義壓根兒沒理會他們,若有船在前面擋道,他便下令毫不猶豫的撞過去,碰到胡攪蠻纏的他也不理會,任他絞盡腦汁也爬不上這些船。
過了宋州之后,像是天助楊義似的,居然破天荒的刮起了大南風。楊義趕緊讓人打起滿帆,以最快的速度向著北邊的汴州而去。
這時候的汴州就是后世的開封,宋朝時稱為汴梁,也是宋朝的首都。這地方地勢低洼平坦,常常會因為黃河水泛濫而變成一片澤國。
但楊義并沒有停留,而是趁著大南風繼續(xù)北上,在他們進入黃河之后,風向又轉(zhuǎn)為北風。在不知不覺中,北方已經(jīng)下起了大雪,黃河兩岸雪白一片。但在楊義看來,這下雪和不下雪都一樣,只要河面上不結(jié)冰,巨船就沒有危險。
十二月初,楊義終于到了大運河和黃河交匯處,此時的洛陽城也是一片雪白。此時,大運河的兩岸站滿了人,像是要過什么節(jié)日似的,一個個向著黃河的方向翹首以盼。
一匹馬風馳電掣的向洛陽城跑來,馬上的人高聲大喊“來了!來了!巨船來了!”
“嘩!嘩!嘩!”
河岸兩邊的人頓時躁動起來,將站在河邊的一幫人都擠進了大運河里,引來一片罵聲。而那些維持秩序的官兵此時也是掂起腳尖,向著大運河方向猛看,可他們都失望了,啥也看不到。
而比他們更失望的大有人在,那些百姓等到日落都沒看到傳說中的巨船。并不是楊義他們不來了,而是船跑的本來就比馬慢,那馬是在黃河邊看到巨船時就急匆匆跑來報告了。也就是說,馬跑兩個多時辰的路程,足夠這些巨船跑一天了。
巨船在進入大運河后便往西南而去,西南邊便是大名鼎鼎的東都洛陽。此時正是早晨,迷霧茫茫,百丈外的地方都看不清,幸好的是大運河上并沒有什么船只,巨船可以滿帆前行。
東方的第一縷陽光露出頭時,楊義的巨船終于來到了洛陽城東北方的水門。水門是專門給貿(mào)易船只通過的門,這門有些特殊,確切的說是個柵欄門,就是用一條條手臂粗的鐵棒綁在一鐵框的鐵柵欄。當天亮后,就有人拉著繩索打開水門讓船只通過,太陽下山前便要關上。
而此時已快到中午,水門居然還沒有打開,城墻上站滿了士兵,每人手上都拿著弓箭,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將軍們頂盔貫甲的站在城墻上,皺著眉頭看向遠方那三艘若隱若現(xiàn)的巨船,事事都透著詭異。
而水門兩邊的大運河岸上又一次站滿了人,只要是能站人的地方,不管多高都能爬一兩個人上去,連滿是積雪的大樹上都爬滿了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