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人看著還算是精神。
只見到他來到寶殿鎮中央,跪倒在地,從后背取出了一個竹筒,高高的拖過頭頂,然后說道。
“啟稟大帥,晉省孫興發生叛亂,殺死了晉王王振,現在已經控制了整個的晉省,他送來了投降的文表。”
楊恒聽完這句話,臉上是狂喜。
雖然說他已經和青蓮仙姑的清靜派達成了協議,他們不會再支持王振了,但是要說起來在天下諸侯之中,楊恒唯一忌憚的也就是王振。
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強敵竟然被自己手下給干掉了,這對楊恒來說是意外之喜。
于是楊恒趕緊的向旁邊的太監使了個眼色,那個小太監得了楊恒示意,趕緊下了御階,小跑著來到那士兵的面前,雙手托過了那個竹筒,之后重新回到了楊恒的身旁,將竹筒送到了楊恒面前。
楊恒接過竹筒在封口上掃了一下,發現完好,這才打開了封印,在里邊有兩卷文書。
楊恒取出了其中的一卷,這是邊關的大將,向楊恒稟報晉省發生的事情,并且詳細描述了發生事情之后,晉省的兵力調動。
另外一封是孫興送來的降表。
楊恒將這兩份文書仔細的看完,然后輕輕的放在面前的御案之上,之后對著下邊的人問道。
“剛才的事情你們也聽見了,有什么話說?用不用接受孫興的投降?”
下邊的中將和文武大臣們互相看了看,最后作為楊恒絕對親信的劉越,首先出班來,跪倒在地向上起奏。
“啟稟太上皇,王振麾下的部隊確實精銳,要是咱們發兵征討,定然損失不小,現在他們來降,正是上天將晉省賜予太上皇。”
楊恒點了點頭,看來下邊的眾將都是希望能夠和平行事。
這讓楊恒心中也有些感嘆,在自己剛剛起家的時候,下邊的這些大將們一個個奮勇爭先,每一戰必定受創。
可是現在呢?他們一個個封侯了,家業也有了,卻反而沒有了原先的進取之心。
不過楊恒這也是知道這是人之常情,也不能怪他們。
原先的時候,他們一個個只不過是一個小兵兒或者是小將,為了自己的前程奔波。
可是現在呢?他們已經功成名就,已經不想像原先那光腿的時候那樣拼命了。
既然是這樣,楊恒也就順水推舟的同意了,接著楊恒下旨封孫興為順義侯,讓其執掌山西軍政大權。
不過接下來楊恒又緊急的下了另外一道旨意,那就是命令將山西的幾萬禁軍重新調回京城。
這些人馬是原先王振匡走的,現在楊恒可以名正言順的讓他們回來了。
而且調回這些人馬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削弱晉軍的實力。
要說晉軍和楊恒幾次大戰,他們的原先那些老兵們損失的差不多了,現在都是重新招募起來的新軍。
而那些禁軍們都是大周朝從各部精銳中挑選出來的,現在可以說是晉軍系統中最為強大的一股力量。
只要是調走了這些禁軍,就等于消去了晉系軍隊的一支臂膀。
至于接下來那就需要緩緩行事了,首先要控制晉省的各種政務,然后讓軍政分家。
到了那個時候,孫興等人就是有大軍在手,沒有了糧草,他們也得乖乖的聽楊恒的話。
到時候楊恒就可以以各種名義把他們調到南方前線去,慢慢削弱他們的實力。
到了那個時候,孫興等人要是聽話的話,楊恒也給他們一個榮華富貴,如果不聽話再陣前就能要了他們的命。
不過即使是這樣,楊恒也沒有掉以輕心,他立刻命令王瑞帶領本部人馬立刻前往晉省的邊境監視。
王瑞得了楊恒的旨意不敢怠慢,當天就帶著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