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韌性不是因為任何的激勵,而是他們打心眼認為李適是農民的救世主。
他們愿意為了李適統一世界的夢想而努力,因為這也是他們的夢想。
甚至抓到了幾個百夫長,正常來說跟誰混不是混,區區百夫長難道投靠了還有誰在乎嗎,但事實卻是這幾個紅衣軍的百夫長,直接就自殺了,在范謀看起來就好像是瘋子一樣。
實際上,百夫長與什長一級的人投降的比例真的不多,畢竟李適重點就是施恩這一階級,好不容易終于遇到個軟骨頭,到底讓范謀知道了原因。
因為紅衣軍中,只要是什長以上級別的,全部都實行強制掃盲,讓這些人強行識字。
很多從其他國家來的士子,基本上要到軍隊中掃盲一定數量,那才能為關中做事。
如果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條件,那就乖乖去奴隸營之中教化,當官那就別想了。
回去?既然你能識字,那你這輩子都出不了關中了!
這些事情見得范謀手腳冰冷,但也下定了滅掉曙光軍團的決心。
因為這樣一支出身底層,恪守軍紀,還是讀書識字的軍隊范謀真沒見過。
眼下這支由李適用這般條件打造出來的紅衣軍,如果被殲滅在這里,短時間內范謀不認為李適能夠重新建立一支這樣的軍隊。
而更重要的是,李適本身也會失去一根重要支柱。
戰爭到底是政治的衍生,同樣戰爭的結果也會反饋給政治。
李適對整個關東的掌控能力真的太強了,單純的軍事打擊,想要剿滅李適真的很不容易。
畢竟無論如何,大秦已經教李適一手什么叫做依靠函谷關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范謀想要得就是讓李適內部的勢力政治失衡,這就是為什么要殲滅紅衣軍主力的原因,而不是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范謀還真不相信了,李適在一手帶出來的重要根基紅衣軍全軍覆沒在潁陰的情況下,他還能坐穩關中王的位子。
就算他還能重新坐穩王位,怕也需要內部有著相當程度損耗,畢竟他就不忌憚韓知兵嗎!
而趁那時候,項楚就算沒有率領大軍再次叩問函谷關,但占據了絕對大勢,那自然是無可置疑的。
“所以這次,一定要把這這一群紅衣軍給全部殲滅!”范謀斬釘截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