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看著范瑾瑜寫滿了不相信的眼神不由撇撇嘴,道:
“很簡單的,隨著土地大規?;謴透N,糧食開始恢復穩定,可想而知,人們對食物的追求不再吃飽,而是吃好,所以這需要特殊的種植技術,去種植各種各樣的副食品和特產?!?
“副食品和特產?”范瑾瑜聽到李適的話微微一愣,有些說不出來。
“副食品夜里理解水果不是主食,但圖個零嘴,或者拿來入藥的,醫用的,甚至是榨油的!對了,你吃過地豆(花生)嗎?大概就是這些個東西了!”李適解釋道。
1958年的浙江吳興錢山洋原始社會遺址中,發掘出炭化花生種子,測定灶坑年代距今4700±100年。2007年經西安文保中心專家確認,距今2100年前的漢陽陵從葬坑出土的農作物里,已經出現了花生,可以說,花生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作物,秦末代自然有了。
但因為中國最早對花生的記在是元末明初賈銘所著《飲食須知》的落花生,后來再加上有美國學者說花生的原產地是秘魯與巴西,大家也就信了這東西是南美那邊傳過來的了。
一直到考古挖掘出很多古代花生的遺跡,才算是了解了這一段的淵源。
不過,想想中國考古往往能考古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狠狠打各路專家臉也是神奇。
“原來是地豆。”范瑾瑜皺著眉頭道:“這些東西沒有糧食來得重要吧!”
“最好的田地自然是用來種植糧食,但很多田地種植不了糧食的,自然就是用來種植這些價值高的作物!”李適道,“這樣才能合理的因地制宜?!?
不過,范瑾瑜還是皺起眉頭,他雖然知道李適說的有道理,但這讓他感覺有些難以想象。
正常來說,就算他這種貴族,也知道種植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真有必要嗎?
“好吧,用地豆來舉例你有點難以想象……”李適聳聳肩,“換成藥物好了!
很多也藥物也是要靠種植的,畢竟戰爭時想采集藥材來給軍隊使用肯定是不夠的吧。
我想這也是你們雖知道醫療營的好,但發展不起來的原因,你們沒有大規模種植草藥。”
聽到這話,范瑾瑜一愣也點點頭道,“原來你早就知道了這個了?!?
這時候的范瑾瑜略有幾分的恍然大悟,為什么自己的醫療營這么難建立。
因為想到建立醫療體系是第一道關卡的話,那藥材儲備就是第二道關卡了。
如果止血補氣之類的藥材沒有大面積的規模種植,就算是再好的醫生,在戰場上所能做的也只是盡可能照顧病人,而不是真正治療。
但這種活誰都能干時,與其成立專門的職業,還不如讓沒參戰的士兵來幫忙,畢竟說穿了也只是照顧人而已。
所以能分辨藥性,能夠選擇合適傷藥給傷兵的醫者,首先需要的就是有足夠儲備藥材。
而僅是這條,就把醫療營的規模給卡得死死的,只有藥材數量突破上去了,營地內的醫者才會隨著藥物規模的上漲,而順勢增加,從而增加治療的效率。
“那不種糧食的地方騰出來種植點草藥,倒也合情合理!”范瑾瑜點點頭了解了。
“然后就是由此衍生出來的運輸問題。”李適繼續道,
“我們官方主導了他們去種植某項東西,但土地里種出來的東西保質期總歸是有限的。
我們作為政府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逼迫他們去生產某樣東西,但等到他們生產出來就不管不顧了,那樣肯定會死人的!”
聽到李適這話,眾人稍稍想想,倒也狠狠點頭,畢竟嚴格上來說大澤鄉起義也是破天荒的頭一遭,最重要的是,好成功了,自然令人不寒而栗。
在改革開放剛開始時,往往村子里的干部一拍腦袋就整個村子去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