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三人到達煉神反虛,擁有王者的稱號。
不過,作為鮮卑核心傳承之一,覺醒智慧之火,擁有祭歌能力的祭祀,更是只有一人。
說實話,鮮卑王不想要跟漢軍打,更不想要做匈奴的炮灰。
但局勢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鮮卑王不想做什么就能夠做什么的了。
不論是匈奴還是大漢,雙方都不會在自己與對方廝殺的時候有能夠騰出手來的小勢力。
烏桓如此,鮮卑自然不能例外,甚至就算是大月氏不久后也會步上這條道路,大國與大國之間的交鋒,最先死得往往是一批小國。
這點最典型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真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大大小小圍繞著德國的國家,基本上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先滅國了。
而鮮卑王最好的選擇實際上是找到個依附大漢的小勢力,最好打起來還要打得有聲有色。
否則它沒坐看風云的資本,但自身又有一定實力,那就一定會成為雙方交手的炮灰。
就好像李適想對匈奴動手,就拿鮮卑作為試驗品來試驗自己的糧食補給體系。
同樣的,匈奴在上次河套之戰的交手中,吃了一點小虧,清楚大漢不好惹,而韓知兵至少在名頭上比當初的陳云要更強,這就讓匈奴哪怕打算集中全國之力把韓知兵吃下來,但多少也要找人測試一下韓知兵到底擁有多少的本事,自己才能放心出手。
擁有三名王者稱號,一位祭祀傳承的鮮卑,自然成為了最好的炮灰!
而且鮮卑能夠在鮮卑山活下來,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匈奴在感受到大漢威脅后,放松了對東胡勢力的追殺,甚至開始安撫東胡的殘余勢力,在匈奴的扶持下,鮮卑才這么快恢復了部分的力量。
否則烏桓與鮮卑都是東胡殘余,憑什么烏桓只有一個烏桓王撐撐場面,而鮮卑不但有三名煉神反虛的統帥。
更重要的是,烏桓居然還擁有祭歌傳承,對草原部落來說,祭歌才是勢力繁衍的根基。
“王,此次與大漢交手,若不能大勝,那就速敗,盡量以保住族人為主!”祭祀走出來,對鮮卑王認真道,“當初匈奴在河套便是吃了大漢的虧,此次匈奴讓我們作為誘餌,我們只要做好誘餌的身份!”
“我知道了,祭祀大人!”鮮卑王聽到這祭祀的話恭敬的行禮道。
隨著與祭祀告別,鮮卑王便率領鮮卑騎兵萬騎三支,青壯六萬,開始主動對向韓知兵的方向而去。
草原人民一般兵民一體,尤其是族中青壯,基本上都是平時為民,戰時為兵。
此刻鮮卑王一聲招呼,全軍倒也有浩浩蕩蕩的近乎十萬人。
這個數目與其說全部都是軍人,還不如說是鮮卑王繼承了東胡的體系后所吸納的青壯。
但不論具體實力如何,至少在場面上看起來,鮮卑的實力并不弱小。
顯然這五年時間,藏在匈奴的影子下,鮮卑發展得很是不錯。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漢軍掃蕩漠北地區時,匈奴果斷讓鮮卑去做炮灰誘餌了。
當然鮮卑是可以拒絕的,說實話匈奴也不在意,反正他這次要是跑了,那就不是漢軍千里迢迢的去追殺鮮卑,而是匈奴要徹底把他給滅族了。
總而言之,這次鮮卑是想來會來,不想來也一樣要來。
鮮卑王唯一能祈禱的,就是漢軍的實力差一點,最好被自己一波給滅了。
否則這五年的休養生息,怕這一波就會給送出去了,但大勢如此,真的半點不由人啊!
最終鮮卑分三路浩浩蕩蕩的出現在了地平線上,鮮卑王見到步步前進宛若山巒的漢軍,同樣的,漢軍也見到了鮮卑王的騎兵們!
“這些異族真是富有啊,一眼望去都是馬匹,在中原想要擁有這般的騎兵隊伍,可真的不容易啊!”張良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