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了刑家婚約,便可作蜀國護國大將軍,掌管蜀中兵權。芮兄便為國丈,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小弟這才不辭冒昧,勸兄悔婚。若是和大王結了親,兄雖不圖富貴,但蓮娘侄女卻得所人哉,也不止埋沒了。”
芮大年聽了若水這番話,又是喜悅,又是愁悶。喜的是能與蜀王結親,攀附權貴,得作軍中高位。愁的是悔婚確屬一樁十分不好的事情,會惹來眾人恥笑。章若水看出老友難處,干脆大包大攬便要代芮大年前去刑家退婚。芮大年雖覺為難,但還是點頭應允了,章若水便離了芮府,徑回蜀王府來見楊秀。
楊秀聽了章若水所說后,大喜。便賞了章若水黃金百兩,又令取黃金三十兩交給章若水,囑他交給刑家作為退婚的茶禮。章若水便帶了王府侍衛12人,攜了黃金一路往城北錦雞山刑家莊園而來。
進了大宅,找見刑家家主刑壽儀,幾句客套話之后便奉上黃金言明退婚一事。刑壽儀聽了直氣得目瞪口呆,一句話也答不上來。就在這時,從屋中沖出一十六七歲的精壯少年,生得濃眉大眼,劍目一雙,奔到近前,將那三十兩黃金仍在地上,怒罵道:“想要悔婚,可沒那么容易!芮大年獻媚蜀王,膽敢悔婚,置我刑家與何地?豈不讓我刑家成蜀中世家間的笑柄?蜀王可知我刑定國不是好相與之人?”一邊說著便要動手去扯章若水的胸前衣襟。章若水見狀,袍袖一揮,門外十二個王府侍衛抽出腰刀沖進屋內。
家主刑壽儀見了,怕動手后不好收場,趕忙喝住定國,一面對章若水說:“章司隸且請息怒,一切由小人做主,遵命便是了。”于是,拉住兒子定國轉入內屋,隨后取了芮家婚貼交給章若水帶回。
章若水見婚貼到手,冷哼一聲,也不管刑定國猶如要噴火的眼睛,出得刑家莊園,跨馬而去。
回到城中,先到芮大年家中將婚貼交回,芮大年見了只得同意蜀王納妃一事。章若水這才回返王府報與蜀王楊秀,楊秀大喜,又獎賞財帛給了章若水。同時,令章若水為媒,備了厚禮送往芮府,約定了納娶吉日。
只不過蜀王楊秀這一時得意,卻是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
從巴中城出發之際,楊二不愿再騎馬而雇了馬車。這巴中直到閬中的官道倒也平坦,雖是馬車也行的不慢。只用了三天便到了嘉陵江邊的閬中城了。閬中古城在后世的四川也是相當有名的,楊二曾在初中暑假時和小伙伴們到閬中古城游玩過,這次再來此地也算是故地重游了。印象中的閬中古城是很深刻的,特別是有兩處處景點楊二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他想要確認下是否和后世印象中的一樣。
“師傅,這閬中城與其他城池有何區別?為何要在此逗留,不如繼續趕路為好。”小李世民不解的說道,在他或者其他人眼中這閬中城無非是一座貧窮的一般江邊小城罷了,并無可留戀之處。
“夫君,可是要去城中拜謁漢桓侯祠?”王黛問道。
“是啊!這桓侯祠是一定要去看看的,雖然張飛為夫并不喜歡。但這閬中城可不止這一處可去,至少還有兩處景點可以去看看。”
“師傅,晉之陳壽的《三國志》弟子看的少,也不知這漢末三國如何紛爭的,倒是知道這蜀漢五虎將的名字。”
“也好!反正你也賴在車上不走,為師接下來在路上就給你講講這漢末最精彩的三國演義吧!那可比《三國志》的記載精彩的多。”
說著話,一行人便轉到了處于閬中正街之中的“漢桓侯祠”大門口。就見此時的“漢桓侯祠”大門景象正如同后世自己見到的那般,并無太大差別,不由感嘆后世千年里人們對這處漢朝古跡保存的重視。目的達到,因楊二對張飛并不像對關公那般尊崇,故仍和后世一樣只在門口逗留了片刻,雖然此時并無售賣門票一說,但楊二始終還是不愿進去。見楊二沒有進去觀摩之意,眾人也都不提進去拜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