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如今的科考竟能讓自己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世兄,今日飯桌上你都精神恍惚,現在竟有在發呆,究竟為何?”出塵早已覺察到了楊二的舉止怪異,不由得在一旁輕聲問著。
“呵呵!出塵妹妹你是不知道啊!這天上就要落下一個好大的餡餅,為兄現在正在考慮怎樣才能接的穩,而又不落人口實,著實有些為難的。”楊二也不抬頭,只是默默的答道。這都兩個時辰過去了,自己連晚飯吃的啥都沒注意,盡在想這即將落榜的數千學子的事了,要知道這些學子可都是成年人,稍加培養就能派上大用的。
“小妹也幫不上你,世兄還是自己在這兒想吧!”是好事就好,那就沒啥可擔心的了,出塵想著。
“哦,對了,今日在街上遇到一個游方到此的師叔,他說我祖龍觀修行的袁天罡師叔準備在長安開一個道場,聽到消息的學道者盡都想去師叔道場參悟道學,每日聽師叔講道。若是回長安的話,小妹也想去袁師叔道場閉關數日。”
“這有何難!為兄回到河東潞州之后,放你一個月大假就是,你和仲堅可結伴去京城學道進修。”楊二一聽是這等小事,便爽快的同意了下來。
突然,一個想法在腦海中跳動起來。“道場?”袁天罡分量足夠,開設自己的道場自是有人去捧場,甚至會成為大隋道學中心。我為何不開辦個“道場”呢?不!準確的講是開設一所軍校和一所研究學問的大學呢?讓落榜的武舉豪杰們全部進入潞州的軍校,不,軍校稱呼難以理解,不如叫“潞州講武堂”。對啊!就叫“潞州講武堂”,讓這些想在軍中效力,博個封妻蔭子的尚武男兒全部進講武堂學習行軍、布陣、攻城、守地等諸多軍事知識,學成后考核擇優分到軍中擔任旗牌以上軍職。文人學子呢?就在為他們開辦一個施政、稅收、商務等方面的書院,讓他們學會從政管理的一些基本知識。好吧!其實就是給這些立志于出仕的學子們洗洗腦,主要加強一種對河東的歸屬感、對本王的服從感和發至內心的崇拜感。呵呵!就叫潞州書院吧!
想到這一層后,楊二眼前頓時豁然開朗起來。立刻提筆便把自己的想法寫了下來。
想通了一層后,便層層都通了。不知不覺中楊二便寫就了兩封長信,分別是給京城的宇文述和潞州的裴世矩兩人的。信中的內容涉及面較廣,若要全部講清不太可能,看來只有明日先將想法同李太智講透后,在派他緊急趕往潞州和長安,將信中的內容親口在與裴世矩和宇文述二人講清。
躺在床上,楊二并未立刻睡去,而是在腦海中不斷完善著自己要做的事情,在深思熟慮著一些細節,以便天明后好跟李太智詳細講述清楚這事。要是自己能親自回長安和潞州操辦當然是最好的,但現在還不是回去的時候,這東萊郡所要做的事情也是關系重大啊!也許是用腦過度了,不知不覺中楊二昏昏然睡著了,而且一覺睡到了天亮,直到阿貝伊進來喚他時,他才醒來。
“主人,王博大人已在客廳等候了,似有急事要說。”阿貝伊原本不想叫醒楊二的,但實在不忍看那王博在客廳不住的來回走動。
洗漱完畢后,楊二便出現在了客廳中。阿貝伊將早餐的糕點也拿到了客廳桌上讓楊二邊吃邊接見王博。
“王大人,這么早來見本王可是為了昨日之事?”楊二邊吃著一塊熱餅邊隨意的問著。
“啟稟千歲,昨日回府下官便同妹子講了,我那妹子也是愿意的,不過---”王博說話吞吞吐吐的似有難言之隱。
“哦?不過什么?莫非也是因本王不是當朝太子儲君?”楊二聽了王博說出“不過”二字,條件反射般的問道,手中的肉餅子也不吃了,隨手扔在盤子中。臉色陰郁了下來,感覺自己在洛陽時受到的漠視和羞辱又將重演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