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14萬人在此處為長孫大帥主力爭取3個月的時間?”王伯當問道。
“正是。我這里圍住20萬,若是在吸引其援兵過來10萬,如此,長孫指揮使便可向北直插哈爾和林城,打他個措手不及。”
“嗯!好計!不過,我這里兩軍壓力便非常大了。”秦瓊小聲說道,眾將聽了也非常認同,不住點頭。
“大漠冬季即將過去,腳下的積雪很快便會融化,這一切極有利于突厥騎兵往來奔襲,本帥決定今日起便在肯特山下山通道處挖掘寬溝,以防山上突厥韃子決死沖擊。火器營分兵駐扎在其下山通道處,見其沖擊,便用火器擊退之。第6軍劉統制負責糧道安全,擊潰來襲突厥騎兵;第8軍全力阻擊來援敵軍。此戰可是為我第6、8兩軍滅突之最后一戰,成敗與否全仗諸位傾力一戰了。”
“我等愿聽從調遣,全力一戰。”眾將全都起身,抱拳答道,每人眼中再無猶豫之色,代之以的全是堅毅和不屈。
很快隋軍十余萬人便全都動了起來,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挖掘一條環形壕溝。一把多功能的單兵鏟子,是楊二為全軍將士統一配備的,此時正好派上用場。雖然積雪下的土地還有些僵硬,但已能挖動了。
“伊涅斯塔將軍,你看山下南軍在干什么?莫非想要掘壕圍困我軍?”塔克罕得到手下人的通報匆匆來到關隘城樓上觀察著山下隋軍的動作,問著已經在此觀察多時的肯特山守將伊涅斯塔將軍。
“我軍騎兵勇猛無敵,許是怕被我軍沖散了陣營吧!”
“哦?那該如何是好?我軍豈不是被困在此山不能動彈了?”
“呵呵!虎帥勿慌,就是他不挖壕溝,我守軍也不會冒然下山沖擊的。達利特軍師曾給本將一封守山密信,信中只教末將堅守不出,大汗自會派軍去襲擾南軍糧道,只待南軍糧盡自退,我軍在隨后掩殺便可獲大勝。挖此壕溝徒勞無用。”
“原來如此!不過,山上糧食飲水足夠么?”
“虎帥,本將在此經營多年,此山雖為石山,但還是有多處泉眼的,加上貯水池中早積存了雪水,你我兩軍無需擔心無水。糧食便更無需擔憂了,足夠我等食用一年以上。”
“如此就好!”
“不過,本將也并非全無顧忌。聽說南人極擅火器,專為攻城拔寨之用。本將還未見過,不知其虛實,是為一大顧忌。”
“將軍多慮了,但凡南人火器都受限射程和地勢。我觀這肯特山關隘地勢險要,守關弩箭威力極大,還配有數臺拋石機。南人火器在厲害也無法靠近這關隘的。”
“若真能如此,本將便沒有顧忌了,呵呵!南軍深入我大漠腹心,看他軍中糧食尚可維系幾時?”
“呵呵呵呵~”塔克罕和伊涅斯塔兩將不禁大笑起來,越發覺得山下掘溝的大隋軍愚笨不堪起來。
十日之后,一條斷斷續續環繞肯特山主要下山出路的壕溝挖好了,三丈寬,一丈深的壕溝足以阻擋突厥騎兵的沖鋒了。除非山上突厥騎兵從懸崖峭壁處結繩縋下,否則全無出山通道。
十日之中,山下隋軍毫無發起攻山的意圖;山上突厥守軍也全無下山的想法。雙方各懷企圖,倒也相安無事。
“大帥,軍中的糧食加上上次送上來的僅夠大軍維系半月之用了。若是,能劫得一些突厥部落的牛羊等,最多也只能堅持半個月。若月內我軍不能大勝,就只能退兵了。”秦瓊異常憂慮的來見李靖商量著糧食問題。
“不行!傳令下去每日少吃一頓,無論如何要在此堅守兩個月。本帥估計長孫大帥的大軍現在正往哈兒和林進軍中,他那里的戰事本月之內必能打響。”
“可是~我軍就算少食一餐也不能長久啊!大帥還是想想其他解決之法吧!”
“天氣回暖,積雪已經基本融化了,我后軍糧草遲遲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