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將軍,博阿滕將軍回山上了么?”楊二問著還在身邊聽令的秦瓊。
“陛下,博阿滕將軍昨夜便按下山原路那處懸崖峭壁回去了。想不到,山上韃子在那里專門設置了吊籃,一聲山鷹叫后,上面便會放下百米的吊籃來。”秦瓊答道。
“嗯!伊涅斯塔在山上經營多年,自是有所準備的,再說山上還有一個漢人高參范士寅。要想完全封閉其下山的路途也是萬難的。但愿博阿滕此行有所獲!對了,降卒中多有傷患,讓軍中醫生去看看,傷重者同我軍中傷兵一道后送賽音山達城。”
“是,陛下,末將這就是辦。”
而這時,第13軍和第6軍已經進抵庫倫城外圍。兩軍十余萬將士已將整個城池圍了個水泄不通。
城上突厥守軍惶恐不安,就連登城觀望的守將阿史那蘇尼也對隋軍的陣勢驚恐不已,心中暗自后悔著,后悔不該分兵出城去救肯特山。
城外隋軍中軍帳。
此時,楊公卿正和劉弘基等兩軍將領們商議著攻城之法,眾人正在暢所欲言中。
“楊將軍,不如你我兩軍各攻兩門,約好時間同時攻擊。諒他城中4萬守軍,兵力分散,必被各個擊破。”年輕的第6軍副將李道宗提議著。
“嗯!楊某正有此意,那就明日準備一天,后天辰時三刻發動攻擊。”
“且慢!將軍。”劉弘基突然阻止道。
“劉將軍還有話說?”楊公卿不解的問道,眾將也都看向老成的劉弘基,不知他為何出言相阻。
“諸位將軍,陛下讓我等來打庫倫城,但并未限定攻取時間。不如將攻城準備做的充分一些,不急在一時。秦瓊帶著降卒回了陛下那里,我這里的情況想必秦瓊將軍也通報了陛下得知,劉某認為不如就此等等陛下的旨意再說攻城不遲。”
“楊將軍,末將覺得劉將軍此言有理,反正都是我等嘴里的肉,怕他跑了不成,就緩兩天攻城罷了,也正可做足攻城準備,少些傷損。”副將張童仁也提議道,身邊副將雷大同也是點著頭表示認同。就連求戰欲最強的年輕的李道宗也不禁點了點頭,認可自己主將的說法。
“好!既然眾將都有此意,那我等就緩兩天攻城,也正可看看城上的防守陣勢。”
果然,第二天一匹快馬飛馳而至,帶來了大帥李靖的攻城指令。竟然與眾將的想法完全相反,這讓楊公卿等人頗感意外。但又不得不佩服劉弘基將軍的老成世故,差一點就壞了陛下的整體策略,作下無可挽回的錯事。
至此開始,庫倫城便迎來了近一個月的圍城歲月,每一天城中守軍和百姓都在恐懼中渡過。而守將王叔阿史那蘇尼也完全沒有出城交戰的勇氣,只能被動的據城堅守著,不能有絲毫懈怠。更是完全斷絕了與城外自己兒子和博爾頓將軍的聯系。
“啪~”一匣木制金批令箭被頡利可汗氣惱的摔在地上,盒中的令箭散落一地。
“你十萬人馬駐守齊齊哈林谷地,占據地勢之優,竟然連半月都未守足便慘敗而回,你~你給本汗一個交代!”頡利可汗在大殿上怒不可遏的呵斥著一副狼狽相的軍師的達利特。
“大汗,且容稟。本師奉命監軍,初時尚能約束阿巴爾將軍只守不出,以我軍地利之優抵擋南軍人數之眾。但前日南軍一反常態,不斷使人至軍前辱罵叫陣,本師不以為然仍堅守不出,由他去罵。但阿巴爾將軍卻被辱罵羞辱的火起非要出戰,且不聽本師將令。不想,阿巴爾將軍出戰南軍一使雙斧的猛將時,不及十合便被砍落馬下丟了性命。南軍便趁勢發動猛攻,向我谷峰守軍撲來。我守軍弓箭手萬箭齊發,但卻抵不過南軍發射的火雷箭,我軍弓箭雖多,但每只箭充其量只射殺一人,而南軍的火雷箭則能轟殺我一群將士。如此情景之下,我守谷將士便無法與之相敵,只一刻便全軍潰散了。本師就算有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