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便要移民過去。驃國、真那、扶南、林邑等地氣候水土與我朝嶺南相似,不如遷嶺南人口填入。嶺南的人口空缺可遷江南、荊襄百姓填補。好在我朝江南、荊襄兩地人口甚多。”魏征插言道。
“嗯!玄成先生這個提議不錯。此時也無需遷太多人口過去,朕覺得南方新占四國土地每國遷入50萬漢民,在保留軍隊1萬便足矣!看來,又有的你刑督部忙的了,呵呵!”
“陛下,我刑督部在張恒閣相的領導下,這遷居人口一事早已做的熟了。這點柴嗣昌應有切身感受的,呵呵!”魏征作為刑督部副相自然知道閣相張恒一年來為益州遷入人口所作的那些事情。
“玄成兄所言極是,本官多謝刑督部張相、魏相對我益州的鼎立相助。全年我益州接收的各地囚徒犯人不說百萬,也有80萬之多。而其中真正作奸犯科者并不多,相反其中卻多有百業能手,給我益州蜀中帶去了很多技術,極大促進了我益州的發展壯大。”
“好!明日早朝就拜托玄成先生將人口遷移一策當庭提出,供百官商議,爭取拿出個可行之法。”
“是,陛下。不過臣先前的提議~”魏征在此提醒道。
“哦!玄成啊!興建道路平時為民,戰時用兵。凡事當作在前面,遇事時才能從容應對。就兩條鐵路建設而言,簡單說,北線為能源運輸線,西線為與西域各國通商之經濟命脈線,不可不建,就算一時勞民傷財也是值得的,因為建成之后的回報是難以想象的多的。再說~”說著,楊二起身走到了大幅地圖前,用扇子指著西域那片繼續說道:“玄成、嗣昌你二人來看,這就是西域,現在為西突厥射匱可汗所占據。難道這偌大的一片土地你二人沒有想法么?呵呵!這里遲早是我大隋的。還有,玄成先生請以我朝興建的南北大運河為例,這條南北通道,早先可是引發了中原諸王大戰的,玄成先生也參與到了其中,為何?朕難道不知這樣的工程不僅勞民傷財,平了多少人的祖墳,還動了中原士族大家的利益,當時而言受到的阻力有多大?朕不說,想必你二人也是知曉的。但結果呢?現在建成了,帶動了南北人文交流,帶動了南北商貿經濟發展,帶動了沿河百姓的生計,不光使得中央加強了對中原諸州的控制而且這條運河產生的稅費讓國庫充盈無比,足可支撐新基建項目的上馬。且中原百姓富裕了,吃得飽,穿得暖了他們還能造反么?掘渠之前朕被百姓傳作暴君昏君,現在呢?還有誰會說朕是暴君昏君?現在朕要興建鐵路亦是面臨當初興建運河之狀,但現在的情況要比那時好上很多,至少國家不會出現動亂。玄成先生,成大事者先必付出,朕覺得這個付出是值得的。功過是非還是留待后人評說吧!”
“臣明白了,臣魏征聽陛下之言,似有撥云見日之感,陛下的一番建樹當留芳名于萬世。”魏征現在徹底服氣了,特別是提到與興建南北大運河對照,魏征哪里還能有想不通的。現在他為自己的短視而羞愧不已。
大業三年中秋。
楊二穿越到隋朝的第三個年頭,也是過的第三個中秋節。楊二、麻叔謀和穆先生在和這個時代各自家人團聚之后,又相約聚到了皇宮后花園水上涼亭飲酒賞月,說古論今,唐妃然在一旁相陪給三個男人倒著酒。
“唉!每逢佳節倍思親,穆老,你想家嗎?”楊二問道。
“想啊!怎能不想?也不知道老婆兒子現在怎樣了?一家人剛才從文革的苦難中緩過來。正想為國家作點貢獻卻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這里。”
“穆老,文革可是冤死了很多你這樣的走資派臭老九啊!你能活到文革結束算是命大的了。”麻叔謀在躺椅上磕著瓜子說道。
“也是,不過十年動亂也要了我的半條命,飽受折磨之后得了肝癌,若是沒穿越過來估計也早就病死了。”
“呵呵!看來這是老天爺變了一個方式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