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王殿下,但講無妨。朕這數百文武都可為殿下謀劃。”
“陛下,我汗國地域寬廣,然部眾子民稀少。加上多不善農耕,以致年年少糧。若是,我汗國向貴朝出租部分土地,供貴國百姓耕種的話,不知此案可行否?”
“這~”楊二被這一突破這個時代的奇思妙想給驚呆了。這不就類似后世的那種“港租界”模式嗎?
“請賢王殿下先回館驛歇息,此事重大,容朕和百官商議再定。”
桑賈貝克聽罷,便起身一禮后退出了朝堂,自回館驛等候消息去了。留下滿朝文武竟相爭執,朝堂混亂不堪。
楊二自覺這是一個機會,但好在哪里一時還未想清楚。也不去管百官議論,只獨自思索著,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有話說。”熟悉西域氣候環境的外相何充起身拱手說道。見有人起身進諫,眾文武便安靜了下來。
“何相,有話請講。”
“陛下,臣對突厥國情有所了解。他那里四季少雨,田中稻米一年只得一季收成,且突厥國土雖大但適于種植稻米的地方并不多。若是同意租借他那里的土地,則必然將旱地租與我朝。然旱地只能種植耐旱作物,此類作物我朝也沒有。況且,我朝中土地多得是,何須外租土地呢?望陛下三思。”
“嗯!何相此言有理。這也正是朕為難的原因。但朕又不想失去這個能夠切入突厥的機會,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陛下,我等方才商議過了,都覺得租賃其土地一事于我朝無益,不如拒絕為好。”盧照鄰代表群臣諫言道。
“此事容朕細思。何相今晚由汝替朕宴請那突厥右賢王,讓其安心在我京城住上幾天。”
“是,陛下。”
“今日朝議到此,眾卿自回。若有想法可到御書房見朕商議。”
說完,楊二起身離了龍案轉身向后院而去。
眾臣三呼萬歲后便都散了,各自回衙公干。
“仲堅,去穆先生房中叫他來書房一趟,就說朕有要事找他商量。”
“是,世兄。”
仲堅剛走,魏征便進房來見。
“魏相,怎么這么急就來見朕了?可有話說?”楊二見是魏征,不禁有些意外,尋思著自己言行舉止并無不當之處啊?
“陛下,臣此來專為提醒陛下一事。”
“坐下說。”
“謝陛下!臣以為突厥右賢王拋出的土地外租構想必然打動了陛下,但臣覺得有一事不得不提,若是我朝租賃了他的土地,這必然遷民前去耕種,臣覺得遷民人數絕不會少于30萬。陛下試想,若是兩國戰端一起,我30萬西遷的子民卻不成了人質。那時,我朝征西將士如何能放手一戰?豈不被動了?”
“嗯~魏相提醒的是,朕還真沒想到這層。”
“臣言盡于此,請陛下三思而行!臣告退。”說罷,魏征并不愿多留拱手一禮后轉身便退出了御書房。
“陛下,找穆某來何事啊?我方才看到魏征匆忙而去,發生什么事情了?”就在楊二低頭思想之時,穆先生出現在房中,打斷了他的思路。
“呵呵!今日在朝議時出現了一樁奇事。穆先生有親屬在香港定然知曉英國從孱弱的晚清手上租賃香港一事,那時的晚清糊里糊涂的欠下了大量的外債,不得不同意了英國人以租賃下香港作為殖民地來抵消其外債的屈辱之事。如今,類似的事情也要發生了,不過我大隋是那債權方握有主動。”
“呵呵!小楊啊!你到底要說什么?直說便是了,香港的事情穆某當然清楚的很。”楊二的說法把老成的穆先生給逗樂了。
“西突厥來人了,說是要出租給我朝一塊土地,讓我朝遷民過去耕種開發,用他欠我朝的糧款抵扣租金,穆老你說這事能做嗎?”
“這~”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