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此城我軍情處經營多年,為進出城方便,專門打了一條暗道。卑職便是由暗道潛出的,不如由我軍情處細作利用此暗道往城中運糧,專供我漢民百姓度過此劫。”
“不行!這個量實在太大了,靠一條窄道運糧難以維繼。且極易被突厥人探查到。好了,鐘旗牌不必說了,本帥自有安排,絕不讓城中漢民百姓餓死,汝回去之后可私下傳喻百姓,就說我城外大軍不會對百姓置之不顧,切莫慌亂。”
“既如此,卑職便原路返回城中,定將大帥之意告諸城中我漢民百姓。若城中再有變故,卑職在及時來報,卑職去矣!”說罷,鐘旗牌起身拱手而去。
徐茂公看著鐘旗牌出賬后,一時陷入沉思中。
稍候便吩咐賬外中軍去叫于仲文、殷岳、何勇三人進賬商議。
“徐帥,喚我三人所為何事?”于仲文進賬之后便問道。
“請坐,方才城中軍情處鐘旗牌來報~~~~”
徐茂公便將城中缺糧一事合盤托出,于仲文三人聽罷也都陷入凝思中,一言不發。
“本帥有個想法與三位先溝通一下,看是否可行?”
“徐帥,請講當面。”
“城中漢民百姓乃我等同胞不可不救,本帥欲以糧換人,不知可否?”
“以糧換人?如何換法?”主管后勤的殷岳聽了一愣不禁問道。
“送30萬石軍糧給他,換我8萬同胞出城。反正我軍糧食不缺,換回8萬同胞性命還是值得的。”徐茂公肯定的說道。
“但不知萊里克爾肯換否?這8萬漢民也可看作是他手中的人肉盾牌。”于仲文將信將疑的說道。
“嗯!本帥想請何儉使進城為使去和萊里克爾將軍言說此事,若其愿意交換便罷,不愿,本帥在想其他辦法。”
“好!何某曾和李密在萊里克爾軍中待過,也有幾分薄面,晾他不會把本儉使怎樣,何某這就去叫城。”何勇毫無懼意立刻便應了下來。
“好!若是他嫌30萬石少,還可多給些,只要他同意交換。”
“遵命,何某去去就回。”
何勇起身拱手說完,轉頭便出賬,直接要去浮屠城中見守將萊里克爾將軍。
兩軍雖然對峙,但都還未進入接觸交戰的狀態。城門仍舊開放著,百姓進出城也相對自由。
何勇進入浮屠城倒是非常容易,在守城門突厥校尉的引領下直奔城中萊里克爾帥府。
一報上何勇儉使的名字,萊里克爾將軍在腦海中還有印象,知道他曾經是隋朝使者李密的副手,于是對何勇的接待還算客氣。
“何先生,本將軍知道李密先生也在城外你隋軍營中參贊軍務,為何來見本將軍的不是他呢?”萊里克爾客氣的問道。
“呵呵!玄遂先生現在去了龜茲城,我朝天子駕前聽用,已不在我城外軍中了。”
“哦?”萊里克爾聽了不禁大驚失色。
何勇簡單的一句話中蘊含的深意太多了,對于萊里克爾而言這句話就如同一枚即將引爆的炸彈般,令他極為恐懼。
“何先生,你是說貴國天子陛下御駕親征我國了么?怎么會在我帝國的龜茲城?”
“呵呵!大將軍我朝天子現在就在龜茲,自攻克了焉耆城后,我西南軍團便分作了兩部分,一部按原計劃從西面穿插來攻這浮屠城,一部分主力則在我朝天子的帶領下直奔不曾設防的龜茲城并一舉攻克。現在龜茲國王已經歸降了我朝,這世上也再無龜茲國,而只有我朝的龜茲郡了。”
“啊?難怪徐茂公率領的大軍對我浮屠城逼迫的并不急?原來是貴國天子親自領奇兵舍近求遠先去攻占了龜茲國。那貴軍下一步豈不是要去攻打我王庭三彌山城了?”
“大將軍見說的是,我天子陛下親自領軍便有此意,估計現在我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