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須應該修剪了,又長長了些。”王黛在身后說道。
“呵呵!黛姐姐由他去,不曾想修剪的勤了些,夫君的胡須卻越發長的快了,更是不曾想竟然是連鬢胡。不過,這樣更顯男子氣概,更具帝王之相了,不如由它在長些。”出塵在一旁就楊二的胡須打趣道。
“呵呵!是啊!父皇都不似為夫這般模樣,為夫怎就成了一個大胡子了呢?”
“陛下,我朝男子都以蓄須為美的。陛下頜下多有髭須更顯帝君威嚴之狀。微臣建議無需修剪,但需仔細打理。”宇文化及上前提議道,他現在就是蓄有半尺長的三綹長髯,倒也看著順眼而顯文雅。
“嗯!那朕便蓄的長些在剪,不過太長了也頗難打點。”
“陛下,老奴愿為陛下每日梳理須眉。”元巖轉出低眉小聲說道。
“區區小事,還是不勞元公了,朕自會在意的。”
作為后世的現代人,楊二是無法接受讓別人給自己每日修理胡須的,若是自己老婆還行,但要讓眼前這個年近半百的宦官給自己修剪胡須,想想都覺膈應的很。
“陛下正直壯年,何不下場獵取野物?”盧照鄰拱手提議著。
“呵呵!朕若下場,誰還敢超越朕?朕的股肱大將們現在都分派在外駐扎,此番隨朕而來的多是講武堂畢業從軍的年輕將領們,還是把出彩的機會讓給他們吧!也讓朕看看誰是朕的未來帶兵之將。”
“陛下,其實單論武藝,有一后起之輩極為突出,現為講武堂秋季新招之人。可惜其年齡太小不在秋獵將領名冊之中。”魏征搖著羽扇搖頭晃腦的說道。
“呵呵!玄成說的可是裴家小子,那可是一頭未出欄的猛虎啊!”同樣持著黑白兩色羽扇的徐茂公接話道。
“是啊!那裴仁基晚年得子,名元慶,年方13歲,出生之時便有老道登門為其演卦,言說其為上界天將玉面哪吒轉世。生的力大無窮,一對銀錘各重300斤,雖為講武堂特招新生,但已然打遍講武堂各屆武生學子,不曾有對手,已被講武堂眾將稱作當今獨步天下的“銀錘太保”,據傳其武藝不在我朝第一將宇文成都之下。”魏征如數家珍般對楊二和眾人說道。
“呵呵!原來是裴元慶啊!誒~李淵來了么?”
提到裴元慶,楊二突然就想到了幾乎與裴元慶同齡的少年英豪李淵的第四子李元霸了,忙問身邊的蒼然老臣裴世炬。
“唐公就在臺下,陛下要見他么?”
“宣。”
不一會兒,已顯老態的唐國公李淵在一錦衣小廝的攙扶下登上了高臺,來到楊二面前便要大禮參拜。
楊二忙上前伸雙手相攙并隨口說道:“唐公乃我朝開國元老功勛,切莫多禮了。”
“多謝陛下體諒老臣了!不知陛下喚老臣登臺何意?”李淵拱手問道。
“唐公年歲已高,朕還將柴嗣昌和建成、世民派往異地為官,不知膝下還有何人陪伴?若是思戀世民等,朕愿將他等調回京城陪伴唐公左右。”
“多謝陛下掛念老臣!老臣女婿和兒子能得陛下重用為封疆大員,倒是遂了老臣報國之心。老臣老矣,不能在為陛下出謀劃策了,好在子婿們還能為陛下所用,老臣感恩不盡了。”李淵有些氣喘的說著。
“陛下,我父身體尚可,加上還有我等陪護,陛下勿憂。”突然,攙扶著李淵的這個錦衣少年插話道。
“唐公,這位翩翩公子是?”
在楊二心里已經猜到了這陪伴李淵的少年身份了,只是裝作不知問道。
“回稟陛下,此乃老臣膝下三子元吉是也,今年方一十五歲。”
“哦!唐公好福氣啊!元吉生的一身貴氣,風度翩翩,氣質儒雅不凡啊!”
果然是那李家老三李元吉,正和楊二猜想的一樣。
話雖如此,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