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先生說過,今后軍中火器盛行,我等苦練武藝便跌了價,加上陛下連年裁軍,正不知該如何是好!”嘉興馬伯良嘆息著說道,加上不能暢飲更覺郁悶不已。
“誒~馬兄不必如此,我等皆出生海邊,自幼熟悉這大海,來年學成便可去水師中建功。陛下早有利用水師出征波斯、阿拉伯帝國之意,屆時何愁沒有建功之機。”余杭武生鐘慶波對馬伯良開解著說道。
“嗯!說的是,來鐘兄弟你我武生學子單獨喝上一杯,來鎮周、朱兄。”
“呵呵呵呵~好,喝!”眾人再次一起舉杯。
飲畢,眾人全都大笑不已。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黎陽南門各處酒樓茶肆中,每個學子都在為自己的將來謀劃著。
只是,每個人心中都充滿著希望,都在預想著自己的發展方向。
第二天午后,楊二在送走李奕霖之后,卻又出人意料的接待了幾波前來求取縣尉一職的見習吏員,這其中有幾位讓楊二大感意外。
“張善安、陳當世、山崎幀你三人竟然不像他等就近求取貧困小縣縣尉一職,而是求取嶺南、劍南不知名小縣官職,讓朕肅然起敬也!”說著,楊二就要起身拱手給三人見禮。
這一舉動嚇得三人趕忙跪倒在地不敢抬頭,口中直念:“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啊!”
“也罷,都起來吧!說說看為何如此?”楊二一一將三人扶起說道。
“陛下,我三人原本就是出自嶺南劍南兩地的學子,得陛下扶持邊遠山區學子求學政策,免了我三人四年學費還供吃喝發月錢,我等感陛下之恩,便立下學成之后不留中原只為去嶺南劍南兩地為官的宏愿。我三人愿從小縣縣尉做起,為陛下撐起兩地興盛。”南海郡人張善安說道。
“汝為南海人氏?”楊二問向張善安。
“回陛下話,學生正是南海郡人,來京苦讀近4年了,其間未曾回過南海郡。”張善安如實答道。
“陳當世,汝是義安郡人氏?”楊二又問向一旁的學子陳當世。
“陛下,學生正是義安郡人氏,祖輩都在義安。”陳當世小心回話道。
“山崎幀,汝是~”
“陛下,學生山崎幀嶺南晉興郡人氏,不像他二人家居海邊,學生家在嶺南內陸,更加偏避。”
“嗯~”
楊二知道了這三人的祖籍地,不由產生了一種想法。
楊二知道,如今的南海郡便是后世的廣州,義安郡則是后世有名的沿海城市汕頭市,而晉興郡更是后世的廣西省會城市南寧。這三處都是值得大力開發的地方,特別是張善安的南海郡,原本就是此次南巡重點考察的一個港口。
“汝三人先不急去赴任,先跟隨朕身邊繼續南巡各處,多看看,多學學再說。待朕先到南海、義安和晉興三地考察后再安置你三人不遲。”
“學生遵旨。”三人同時起身拱手應道。
“好了,先回客房休息吧!在黎陽城的這幾日,你等多去外面走走看看,多增長些見識,今后為官也知道如何做起。”
“是,陛下,我等告退。”三人拱手一禮后與楊二道別而去。
“陛下,真想不到還有人主動申請去嶺南幾乎無人的地方為官,南海郡雖在海邊,但聽說僅有幾戶人家,全縣不過數千人口,還多在山中以漁獵為生呢!”盧照鄰心有感慨的說道。
“是啊!義安也不過是靠海的幾個漁村而已。更莫說晉興縣了。”楊二也頗感嘆的說著。
這些學子能入學書院全都是靠著朝廷為鼓勵邊遠山區的學子投考,頒發的特殊政策,這個入學政策幾乎針對這些貧苦學子是全免費的,每月還會發給他們些銀兩補助生活,讓他們去購買漢服穿著。
“陛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些地方光靠朝廷財政扶持是不行的,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