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臣裴世矩,又收了上將軍李道興,這一文一武都是曠世奇人,有此二人輔佐身邊,師傅想不發達都不行。其后回京城又慧眼識珠收了盧、劉二公,更有宇文家族的鼎力支持,能創下一番大業并無奇怪之處。”李世民不以為意的說道。
“那夫君如何解釋這個?”說著,長孫無涓從袖中取出一本裝幀精美的書冊來。
李世民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本師傅早年出版的詩集。用的名字還是“莫名堂”不由笑了笑。
“呵呵!此詩集還是為夫從師娘那里討來的底稿,修編成書的。這還需什么解釋呢?”
李世民隨意的將詩集放在桌案上,復又坐回火爐邊烤起火來,并未覺得有何奇怪之處。
“夫君這詩集中蘊含著帝王氣息,其中多首都還是陛下為晉王殿下時所作。這夫君就從不覺得奇怪么?”
“無甚奇怪的,師傅在做晉王時便從未放棄過爭儲,為達目的廣收天下豪杰,若是沒有帝王之氣,誰又能附庸到師傅身邊呢?唉!別說了,那時節,也就家父在晉陽還蒙在鼓中,不知就里與師傅在河東為敵。直到徹底撞了南墻這才幡然醒悟投靠了師傅。唉!那時,我李家勢力在大隋諸多藩鎮中不可謂不強大,但卻還是敗在師傅手上,且在軍政經上全都大敗虧輸。更加可怕的是,師傅那時還不足20歲,也就為夫現在這個年紀。對比師傅同年所創下的偉績,為夫就覺汗顏啊!這安西府交到為夫手中也算三年了,卻還在為百姓過冬發愁。”
李世民搖頭嘆息不已自顧自的說著,也不知一旁妻子長孫氏聽進去沒有。
“看來只有一個解釋。”
“嗯!你說什么?什么解釋?”
“陛下真如坊間傳說的那樣是上界天星下凡。據說,袁天罡、謝洪等方外之人四處云游,全不忘散播陛下乃上界天星降臨一說,鼓動官吏百姓安心事君。普天之下,無不信其為真。”
“哦?果有此事?為夫倒沒聽說過。不過說師傅上應天星倒是不假,呵呵!”
李世民不惱反倒大笑起來。自己有個神仙般的師傅,其實也挺好。
夫妻二人圍坐火爐,訴說著些家長里短,坊間趣聞軼事,倒也樂在其中。
只是,不覺間外面的雪越發的大了起來。而街頭的爆竹聲也越來越密集,孩童的歡笑聲也此起彼伏著。
淮陰城。
作為楊二南巡臨時行宮的竟然是被官府查收后稍作改造的原高士遠府邸。
這高士遠原本是淮陰城中數一數二的大戶,整座高府也修建的大氣寬闊。略作改造后作為楊二南巡臨時行宮還算不錯。
楊二已經在府中住了三日,住的也頗為舒適。
“盧公,這高府雖不及洛陽王世充王府大,但營造的也頗具南方園林風格,這樓臺水榭的,就算是冬天也錯落有致非常漂亮。這里今后就是朕的正式行宮了,今后再要南巡,這里必然要再來住上一段。”
“這里雖好,但一墻之隔便是碼頭。雖聽不到碼頭上嘈雜的聲音,但碼頭來往人員過多,以這為行宮安保上卻是棘手啊!”
盧照鄰卻并不看好這處豪宅,直接點到了這豪宅的缺點上。
“呵呵!這又何難的,朕一封書信到黎陽城“高記藥鋪”,讓那包庇高士遠的藥鋪掌柜高士遙出資在莊園和碼頭之間修一道高墻便可將安保難題化解,還無需本地官府花費一兩紋銀。”
“這~微臣便無話可說了。只要陛下不用微臣花錢,一切就好。”盧照鄰忍住笑意說道。
“你呀!就是一個守財奴,吝嗇鬼,你票局的銀子不花就不是錢,只是一堆死物,要盡量把錢用出去,花出去,帶動各地經濟發展,你商務部才能收到更多稅銀,要學會以錢生錢的手段,明白么?”
“多謝陛下指點!微臣受用匪淺。請問陛下還有說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