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戰區部西移,各項軍事物資的儲備處也一并西移最好,此舉也為陛下西征預作準備。”盧照鄰答道。
“嗯!朕也是這么想的,現如今武威城早已是我大隋腹心重鎮,不復為邊庭大城了。”
說完,楊二又提筆在桌案上寫就一篇調兵部署御旨。剛一寫完,就見長孫無忌復入房中來。
“無忌來的正好,速將此書一并發往京城防務部。”
“是,陛下。”長孫無忌接過手寫御旨后,再次出房去了。
“呵呵!微臣愿聞陛下第三件安西大事。”盧照鄰笑著問道。
“呵呵!這第三件事情么,就不怎么好辦了。”楊二也笑著說道。
“陛下,是唐茂約向陛下要建設開發用銀么?”
“差不多吧!朕還不知該如何回他。”
楊二將唐儉的長篇巡記握在手中,起身走向門口,看向遠方成巒疊嶂的大小山峰。
“茂約建議修建碎葉城到貴山之間的公路。朕知道這條路不好修,就算路有了,但利用率也不高。”
“不高?陛下,若是同意修路,此路段也可納入我絲綢商道啊!我朝客商再去西方諸國豈不方便?何來利用率不高一說?”盧照鄰不解的問道。
“盧公,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不說這條路修建難度如何,朕怕修通了我朝客商也不會再從那里去往西方諸國。”
“陛下,何故有此顧慮?微臣常與客商打交道,他們獲取利益的企圖始終是有的,一旦道路修好,他豈能不用?除非還有更好的前往西方的道路。”
“呵呵~盧先生怕是說對了,正有一條更好的道路前往西方。”穆先生笑著插話道。
“穆先生,盧某愿聞其詳。”
“君不曾聽說海上絲綢之路么?”
“穆先生之意是近路不走,反走距離更遠的海路?這豈非本末倒置?”
“穆老之言確是真的。”
楊二接過話頭道,“走陸路雖然近些,但每次所載之貨物不多,且馬匹托運極易損壞貨物。這點遠遠比不上一條大船的載貨量,且不易碰碎那些價值不非的陶器,琉璃器皿等物。遠是遠了些,但行船之人并不勞累。”
“如此說來也有些道理。”
用船運貨肯定遠比馬匹運載的多,盧照鄰被一點撥頓時醒悟。
“可惜唐茂約及京城內務部諸臣都不清楚這點,還以為陸上絲綢之路是通往西方諸國的唯一通道。”
一時間,場面沉悶起來。
這時,辦完事情的長孫無忌再次走進房來,見房中氣氛壓抑,眾人都憑欄遠眺不說話,便低聲問著一旁抱劍侍立的仲堅。
仲堅對著長孫無忌的耳朵小聲嘀咕著,就見長孫無忌邊聽邊點著頭。
“呵呵!陛下何必為此事煩惱呢?修建道路一事完全可交給世民和阿史那蘇尼兩人去商量著辦,朝廷無需為此操心的。”長孫無忌了解了緣由后不禁笑著拱手對眾人說道。
一句話點醒眾人,讓一件棘手的事情頓時變得簡單了。
“呵呵~無忌提醒的是,我等皆在此杞人憂天了。那條路有沒有條件去修,修了之后使用率如何?其實都不是我等想的,正該是世民的事情。”楊二一掃陰霾,笑了起來。
“陛下,既如此,這李密疏中所言~”
“盧公,今日天氣很好,不如同船游湖,其他事情到湖上去說,走~”
“陛下,陛~陛下~唉!”盧照鄰還要多說時就見楊二已經率眾出房直奔湖邊去了,只得嘆息一聲后悄然跟上。
一行人登上游船,游船朝向飛來峰方向駛去。
“盧公,現在說吧!李密來書中說了什么?”看向寬廣的湖水和遠處的青色群峰,楊二心曠神怡輕松的問著。
“陛下啊!微臣這里不光有鮮州李密的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