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一路南下,只到了這南海廣東府才看到了些許人氣。整個福建和廣東沿海竟然全未開發,人跡罕至,特別是漫長的福建海岸。”楊二嘆息著說道。
“是啊!福建一面是海,三面環山。出海便利但陸地交通卻和巴蜀有的一比,發展落后也是自然。”
“哦?福建交通也很難么?”楊二有些不解,他一直以為南方沿海諸省交通都是非常便捷的。
“呵呵!諾大一個福建在抗戰中都難有日本人進入。就是因為陸上交通奇差,進入內地的道路全在高山峻嶺之中。”
“這里面有交通不便的原因,我看還有百姓太少,人丁不旺,百業難興的原因。”
“還有政策導向原因。”
“對!是我等忽略了那里的發展。若是讓福建和廣東其他沿海之地參與到上海港建設之中來,必然也能帶動其發展。就算不像廣州府這么好,但至少也能看到其沿海港口的煙火氣,也不至于像現在這樣死氣沉沉的。”
“那就在把這廣州城全部翻建,讓各地供應建城物資,帶動發展。”穆先生提議道。
“呵呵!不說還不覺得,這白天所見的廣州府,雖然不缺人氣,但建筑卻全是低矮木屋。說是城還不如說是一個鄉下小鎮。翻建么~”楊二看著漸漸隱入云層的月亮有些遲疑著。
穆先生也不在多言,只默默的等在一邊。
“翻建這廣州府,不如另擇一地新建一城,比如采用深圳模式~”
楊二眼前一亮,突然想到了后世的深圳和香港不都在附近不遠么,與其翻建廣州城不如另選一地在建一座新城,比如現在那片成為后世深圳或香港的小漁村。
“深圳?哪來的深圳?”穆先生一頭霧水般的反問道。
“呵呵!穆老不知,80年代還沒有深圳,90年代以后在臨近香港的一個漁村拔地而起了一座現代化城市,就是深圳市。我打算就在那處新建一座臨海新城,比肩現在的廣州府。”
“那不如就香港那個位置興建新城,就叫香港的好。”
“嗯!倒是一種選擇,容我在想想定那里最好。”
接下來在廣州府的幾天時間里,楊二除了充分接見了本地官員,還盡可能的在城內外多走動,多考察,還微服裝成外地商人和本地百姓一道喝茶聊天。
顯然,實地的考察走訪讓楊二對發展嶺南的思路又有了很大轉變。
對楊二來說最深刻的認識就是人,廣州府甚至整個嶺南廣大地區的人口實在是太過稀少了些。過少的人口基數使得走出廣州府十幾里便如同進入了無人區,珠江沿岸肥沃的土地被開發做耕地的極少極少,這些場景讓楊二都感到極不可思議。
“穆老,我考慮好了,什么深圳、香港的都別來了。就算城建好了也是空城,還不如就在現有廣州府的基礎上進行些許擴建。這南方就以廣州府作為發展龍頭了。”
“是啊!完全沒想到這南方人口如此至少,不光人口少而且多是蠻荒地帶,人民也愚鈍。”
“呵呵!這也許還是好的,在往南方去,真到了伏威城,當你看到古代的南亞人時,你才會覺得什么是愚昧,什么是原始人類。”
“呵呵!也是。”
二人大笑起來。
將大部分隨行學子留置在了廣州府所轄的嶺南各郡之后,楊二清點身邊的學子,還只剩50人了。
這剩下的50人卻是鐵了心要到安緬兩州求發展的,這讓楊二內心感到欣慰,原本以為沒有人會到極度偏遠且未開化的緬安二州為官的。
再次啟程南下的路線是楊二特別挑選的,避開了南海中間路線而改走安南州東部近海,畢竟航行于南海腹地過于兇險了些。遇到風暴隨時能上岸躲避才是上上之選。
經過了近一個月的海上漂泊,南巡的龍船在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