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王宣。
“如此,末將便拜別將軍,即刻啟程前往潞州見裴大人和劉大人了。”說罷,王宣一刻也不愿多留,只想盡快感到潞州。
“將軍請便。”丁彥平見他心急也不再留他,起身回禮后送他出府而去。
晉陽唐國公府。
李淵這時正拍著桌案怒吼著,階下眾文武也都低頭不語,任由李淵在正殿之上大嚷大叫。
“難不成他沙缽略汗一日不還朝,我這里便每日養著他十萬大軍,連番數回讓本公發付他糧草。你們說該如何推脫此事?”李淵桌案上擺放的一封突厥沙缽略汗差人送來讓李淵撥付二十萬石軍糧的書信,而且言辭極度傲慢,這讓李淵無法忍受。
“唐公,與突厥外虜合作不異于與虎謀皮,依末將看,不若關閉邊境,切斷與他之合作。”劉弘基憤然提議道。作為鎮守朝廷邊關的武將對同異族的合作總覺得心里別扭,故直接提議切斷合作之法。
“不可,唐公今日之事難免未被隋庭知曉,若是再開罪于突厥大汗,不異于兩面受敵,如今還是以結好突厥為宜。”大學士溫大雅趕忙進言道。
“唐公,突厥軍在五原城下受阻,近半個月來屢次攻城皆大敗而回,士卒傷損嚴重。五原城守將乃是名將長孫晟,長期駐守五原,下官認為五原城只可圍而不攻,但勸沙缽略汗分兵急速渡河南下威脅隋庭中央。”內史竇威建議道。
“若是突厥攻五原不下,那沙缽略汗便是空跑這一趟,勞神費力,豈可干休?唐公以大局計還是應再發送一批糧草過去。但應如竇內史之計,勸其繞開五原而南渡為好。”尚書裴寂猶豫著提議道。他心中也一時想不出好的辦法可以兩全,但他清楚的知道,這次突厥已經給了晉陽好處了,若是他無功而返的話,那就無法善了了。
“渡河!渡河!若是他能渡得河去,早就分兵渡河南下了。若是本將守衛渡口早將渡船鑿沉了。”劉弘基高聲叫道。
劉弘基一言即出,殿內頓時鴉雀無聲了。
“好了,諸君各自歸府吧!此事再議不遲。唉!”李淵見眾大臣已然失言了,也知戎馬一生的大將劉弘基一句話點到了痛處,讓眾人無計可施了。
廷議散去后,郁郁不歡的柴紹回到自己的駙馬府中。還未進的內宅便聽到一陣歡快的笑聲。柴紹一聽便知這是內人平陽郡主正在逗弄著小人精李世民在玩耍。這李世民今年7歲,年紀雖小但聰明無比,其心智不亞于十幾歲的少年。
“世民,又在因何發笑,說來讓姐夫聽聽。”柴紹走過去牽過李世民的小手問道,順勢坐在了夫人身邊。
“呵呵!姐夫啊!大姐方才說要為小弟說一房媳婦兒,說的是那裴大人的孫女,那丫頭小弟見過,還流著大鼻涕呢!”李世民邊說邊笑著。
“世民,這也不錯嘞!過幾年你也大了正可將裴家孫女娶過門來,也讓你有個人管管。呵呵!”柴紹聽了也是覺得好笑,這姐弟二人倒是什么都敢說,毫無忌諱,若是真傳到裴家去了,這事必然讓老裴家惦記。
三人笑罷,柴紹臉上又顯出一片愁容來。他還在為廷議突厥向南用兵一事煩惱。
“夫君,今日見了父親,又在商議什么?難不成遇到棘手之事了?難道突厥兵敗了?這么快!”平陽郡主秀寧小聲問著柴紹。
“唉!五原城一戰倒是未敗,但戰局僵在那里了。攻又攻不下,退又不能退。平白在那里每日消耗無數糧草。岳丈正為此事焦慮,滿朝文武竟毫無主意。”柴紹將廷議之事輕聲告知妻子。
“既然攻不下,難不成還不能繞過五原城嗎?非得在一處耗死?”平陽郡主不解的問道。
“他那邊五原城外皆是沙洲,黃河以北并無可攻擊獲利的地方。若是要南渡以擊河套富裕之地,卻又無船渡過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