韃子。只是韃子過河會驚擾了皇上,驚擾了朝廷,本帥之過也!”
帥府中眾將聽了,也就不再言戰都垂頭惱怒不已。
“傳令給靈武、鹽川、雕鷹三城,各派軍兵前出守衛長城各個隘口,這是我軍后方防線,就算朔方不保,這些隘口也能堵住突厥南下之路。”裴仁基考慮再三后又下了一道命令,這是一個完全之策,以備不測。
“各位,今日必須完備守城所需物資,分批登城駐守,突厥兵估計還有2天便會到來。”裴仁基說完便不再管座下眾將,轉身往內府而去。
晉陽城駙馬府。
這天柴紹從唐國公府中議事回來后便將自己關在書房中不出,一副心事重重之狀,下人們都不敢上前詢問。貼身伺候的丫鬟見狀便到后房去向平陽郡主報信去了。不多時,郡主領著自己兄弟李世民來到了柴紹房中。
“夫君,何事如此愁悶?妾身把世民帶過來了,不如跟世民說說,讓他的小腦袋給你出個主意。”說罷,郡主李秀寧便將李世民推到了柴紹身前。
柴紹低頭看著李世民一陣苦笑,心說,郡主真是好笑,現在倒把世民當成了一貼好藥了,拿來就用。
“唉!郡主啊!茲事體大,豈是世民能想出辦法的,滿朝文武一個個都沉默寡言。為夫也毫無頭緒啊!”柴紹撫摸著李世民的腦袋輕聲說著。
“姐夫,可是突厥韃子已經渡河了,催我爹爹出兵?”李世民一雙清澈的眸子看向柴紹,稚嫩的童音問著。
“還是世民聰明!是啊!突厥使者正在館驛等著岳丈答復呢!”柴紹有些驚異的回答道。
“這兵不能出!姐夫。”
“哦?突厥渡河,唐軍出動。這可是當初結盟時約定的條件啊!不出兵需要一個理由才是,姐夫之意也是不能出兵的。但---唉!。”說完,柴紹站起身來圍著桌案走著,不住的將手中折扇在手中拍打著并不停搖頭。
“若要出兵,只能出婁煩之兵到汾陽渡口做做樣子即可。”李世民跟在柴紹身后轉著圈說道。
“哦?說說你的道理,讓姐夫聽聽。”柴紹一驚,頓時停下腳步轉身問著李世民。
“姐夫你是官場上的人,難道還看不到大局嗎?如今大隋國內穩定,各地藩王都在屬地自保,爹爹若要起兵助突厥攻隋,無異于向天下昭明起兵反隋。隋無大過,爹爹這一反必導致天下諸侯藩鎮群起攻之,更可借勢壯大各自勢力。晉陽有實力與天下為敵乎?再則,引得天下大亂得利者乃是突厥韃虜,此必成為親痛仇快之惡舉!是故,世民以為不能出兵。”
“哎呀!世民一言點醒某也!夫人,為夫這就去見岳丈,以世民之言說之。”柴紹一掃陰沉之狀,如醍醐灌頂般,頭腦頓時清醒無比起來。
見自己夫君跑出書房了,李秀寧拉過世民來,捏著他的小臉說道:“你這個小人精,一番話讓姐姐都服了你,中午給你加只雞腿。”
經過柴紹的百般言說后,唐公李淵也逐漸冷靜下來,審視著如今的天下格局起來。不出兵,不當反隋第一人也就成了晉陽上下的共識。
“唐公,不出兵那如何打發突厥使者?若是惹怒了沙缽略汗又當如何?”內史令裴寂不由的問道。
“是啊!唐公,若是中斷盟約,必將引來突厥大軍攻我晉陽,那時,可沒有朝廷大軍來援的。”大學士溫大雅也出列提醒道
“前日用世民之計,原想用突厥之兵攻朔方城,我軍便可出兵趁機得利,在做戲讓突厥兵退了,隋庭也不敢說我晉陽反。如今突厥兵過河而不進,卻讓我軍去攻朔方,他倒是好算計。也罷!劉弘基將軍。”
“末將在。”
“本公令你帶5000將士出婁煩直到汾陽渡口,于路走得慢些,到渡口虛張聲勢即可,切莫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