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早與李淵為敵。你等就照本王這個思路再去調(diào)整下方案,該做的鋪墊工作,可以進行了。鄭老這邊可以先動了。”楊二說罷對鄭鳳熾兄弟二人這邊笑了笑,看得出這第一步棋是鄭家兄弟來下的,由他二人負責(zé)前去為李淵下餌。
“呵呵!請主公放心,這第一場戲就由我兄弟來唱了,保證瞞過李淵。只需數(shù)日便有消息,屆時,盧大人就看你的了。”
鄭鳳熾一說完,滿屋都是爽朗的笑聲。
“主公,這場大戲若成功,不光促李淵退兵河套,我潞州又可大賺一筆啊!呵呵!”裴世矩撫須大笑著說道。
“主公,既放心由本官指揮這場大戲,本官愿立軍令狀,若有失便辭官為民,去麻部長那里為小工矣!”盧照鄰起身拱手狠狠的說道。
“盧大人安心行事,諸位從旁協(xié)助,不得有失。后天本王就將回返京城面見父皇母后,希望能在京城聽到你等的好消息,那時,本王在父皇面前亦有些臉面。”楊二扶起盧照鄰后,對在座的幾位潞州大員說道。
“敬請主公放心,我等自當傾力而為。”眾官盡皆起身施禮道。
送走了裴世矩等人后,楊二回到了自己書房。這時,王黛、出塵等已在書房等候了。
“夫君請看,這是麻大人曬出的第一張白紙,卻是好過我朝現(xiàn)有糙紙。”王黛拿著手中的白紙對楊二說道。
“為兄看看,嗯---,輕薄倒是有了,但還顯得灰暗無光,這個白只是灰白、暗白,白凈度上還有欠缺,可提醒麻大人多加些增白劑。”楊二接過這張兩尺見方的紙看了看,作出了自己的評價。
“何為增白劑?”出塵問道。
“哦!這個嘛,為兄也說不清,麻大人聽了自會明白的。”
兩女聽后,也不在問只是點了點頭。
“也不必急于一時,慢慢來。可就這樣的紙先行印刷書籍,將《三字經(jīng)》和本王的詩集先印制成書,為兄這里在將《弟子規(guī)》和《百家姓》兩書默出一并印刷出來。兩日后本王回返京城面見父皇母后時便以此為禮物,送給父皇母后一閱。”
兩女不語,有些不開心。
“夫君,若是我等離開這里了,這印書一事豈不是要暫停了?我姐妹這幾日的辛苦豈不白費?”王黛有些嗔怪的說著。
“豈能白費了,要印的書籍先交給麻大人或是貞娘嘛!他們自會安排人去作,再說開書坊也需去賃店鋪,我等先回京城拜見了父皇母后,過些時日便返回潞州就是了。再說,出塵妹妹也要去京城看望孫神醫(yī)和袁天罡大師的。”楊二拍著王黛的手小聲安撫著說道。
“就依夫君罷了。”王黛臉色緋紅著小聲說道。
“好了,抓緊時間,為兄念,你來記。先錄《百家姓》吧!待會兒再錄《弟子規(guī)》。”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書房中頓時傳出讀書聲。
只是,楊二和二女配合的好,也帶有一些顯擺之意,竟然趁著窗外小雨瀝瀝和滿目的蔥綠,楊二借景生情般又將《陋室銘》念了出來,王黛和出塵更視這楊二為天上文曲星臨凡一般了。
兩日后,楊二帶著伍云召和羅成以及500名親隨家將離開了潞州向著潼關(guān)方向而去。
這回,楊二不準備走旱路,而是改由潼關(guān)碼頭上船,乘船沿著新開的廣通渠前往京城長安。也可以順道去見見自己的皇叔靠山王楊林,自己從楊林那里要來了花刀將魏文通,一直都還沒有當面謝過,這次正好有時間可以去見一見這位老王爺了。
一路向西,只走了兩日不到,便來到了潼關(guān)關(guān)前。關(guān)上隋軍見是晉王親到,不敢怠慢了,趕忙打開關(guān)門,并急報王府靠山王楊林得知。
在城門守將的帶領(lǐng)下,楊二一行徑往城中王府而去,就要到王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