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這怨不得你,槍管加長相應的槍管制造工藝就會要求更高。相信麻部長跟先生講過槍管膛線,只有刻有膛線的槍管才能使彈丸擊發后保持直線向前運行,確保擊中目標。沒有膛線的槍管彈丸擊發后便是飄的,無法準確命中。還有每次擊發使用的藥量上也有講究的。這些需要改進都有很大難度,慢慢來。目前先生改進的轟天手雷和改進型連弩以及監造的鐵炮都是不錯的,甚至在戰場上取得了很好的殺敵效果,本王為此也要賞你。”楊二說完,招呼在屋外的宇文化龍。只見化龍手中捧著一盤金錠,隨后的仲堅手捧著幾十匹綢緞進來。
“主公,你這是為何?”李春驚訝的問道,顯然在他們這樣人的眼中并不會在意這些黃白之物的。
“先生,這是對您監管廣通渠開通和改造我軍火器的獎勵。本王知道先生對官位不敢興趣,但這些獎勵還需先生收下,自己不用也可以交給家人保留。”楊二誠摯的說道,雖然李春對功名利祿上從不看重,但不想一點都不表示。
“唉!既然主公好意,老夫便不再推辭了。”李春拱手致謝道。化龍和仲堅趕忙將手中之物放在一旁桌上后退了出去。
“先生,廣通渠已經開通,想必先生也能感受到開渠后給百姓帶來的巨大變化。最主要就是加速了貨物的流通,減少了貨運成本。從而帶動了民間商業貿易的發展,使得沿河百姓由此而富裕起來。這還不算這條河道的軍事作用。其實,本王前來看望先生還是想征詢一下先生的意見,本王意欲再開挖一條聯通涿郡和黎陽的水道,定名為“永濟渠”,先生原是冀州人士,此前多在冀州江河之上建橋,對冀州平原之上的水情和土質都有了解。此“永濟渠”本王準備將涿郡的海河與黎陽黃河兩條水系打通。不知先生以為如何?”楊二把這次來看望李春的目的委婉的講了出來。
“主公,涿郡到黎陽相距甚遠,數倍于廣通渠。這開渠難度不大,那冀州土質酥軟開挖難度小于廣通渠,只是---”李春撫須半閉著雙眼欲言又止道。
“先生,只是什么?但講不妨。若有難處,本王此番回京也好向父皇言明。”楊二心急道,因為作為專家的李春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短短的廣通渠便動用了30多萬人工,若是開挖“永濟渠”非百萬人工不可!這還涉及到侵占百姓土地問題,還有----,唉!主公乃是一皇子而已,這---還需穩重些才是啊!”李春鼓著眼睛對楊二說道,竟還考慮到楊二的身份,有些話明顯不好直接說出口。
“呵呵!本王修渠一不要父皇府庫中的金銀,二不要父皇昭告天下征集民夫。屆時,前來開渠現場主動應征者何止先生口中的百萬,這不必先生多慮。先生說的侵占土地一事,也倒是可以解決,本王倡導的“城市化”建設,正需失地農民進城或為商,或為工,總之確保他們生活好過。”
“主公,侵占土地一事哪有好解決的,先不說失地農民安置,就是那冀州、涿郡兩地遍布的土豪士紳力量就不是主公一個皇子能力能夠解決的。稍有不慎便要引發天下大亂的!望主公三思才是。”李春焦慮的說道,一言便點到了關鍵之處,這讓楊二也不禁佩服起來。這李春全然不是純文人和書呆子,他竟然能看到土地和士族之間的矛盾。
“多謝先生提醒!為我大隋天下百姓計,為我輩后人生活幸福計,現在可能面臨的困難就算再大也需面對。先生不知,若是“永濟渠”能在2年內開通,本王軍隊便可輕易出擊遼東地區,將蠻夷之地征服。這條渠意義重大,不可不為!本王若是領下旨來,還望先生助我成功!”說完,楊二對李春深施一禮。
“既如此,老夫當助主公成萬世之功,與主公一同留名青史爾!”李春聽了楊二的一番豪言后,也激發了他作為這個時代大工匠的心,不由的也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