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只怪這侯君達自己不識時務。”
兩人又說了幾句后,李密便回到自己屋中歇了。
次日一早,用過早飯后,侯君達便點起了4員心腹頭領和100名親隨與楊玄感下山徑往洛陽城而去,一路有說有笑。留在山上的一個后生小子和一個讀書人絲毫引不起侯君達等山寨頭領的重視,只安排了留山的兩個小頭領小心招待便可。
選兵一事不假,這是經過楊玄感和王世充商量之后決定的。原來,王世充為擴軍缺少大將統兵,曾數度派人到紅桃山招攬侯君達下山到洛陽王府為將。但侯君達卻從無招安的念頭,只愿占山快樂。若是要其下山幫忙做事無妨,侯君達是知恩圖報之人必不推脫,但就是一根筋不愿下山入府為將。這讓王世充很是惱火,侯君達原本就是綠林道上有名的豪杰,且紅桃山位置極為敏感,不愿歸順之舉讓王世充不得不時時防范著這股勢力。楊玄感突然到訪投靠自己,王世充并不生疑,原本自己就和其父越王楊素私交甚瀆,兩家往來如同一家,楊玄感也有意娶自己的妹子,只是,礙于晉王楊廣曾留下一句狠話,王世充暫未答應楊玄感之請。這次,自己擴軍準備趁亂收回洛口城可謂徹底與晉王關系決裂,妹子與楊玄感的婚事,兩家結親便沒有了阻礙。能與越王爺攀上親家,王世充由心里感到高興。
算計紅桃山侯君達之計便是經楊玄感提出的,王世充只是略作考慮便點頭答應了下來,這一計可徹底卸下王世充對紅桃山這一綠林勢力的擔憂,并且也對以楊玄感為將率自己5000人馬上山駐守一事極為認同。
兩日后,侯君達一眾在洛陽中軍大營選拔上山士卒一事結束。這5000人都是經侯君達等人精心挑選的精銳,侯君達對此非常高興。拜別王世充之時,王世充又送了10員偏將給他,一同領兵回山。侯君達感激不盡,連連道謝不已,事畢便與楊玄感一道領兵回返。
一日之后,兩人領兵來到了對馬山下,過了山谷便可進入紅桃山地界了。就在侯君達等人一陣輕松之際,突然,從對馬山谷中轉出一隊兵馬來。侯君達一愣,抬眼望去,只見對面人馬不多大概只有500人,但當先一匹白馬上一員頂盔摜甲的小將尤為引人注目。此人雖面色黝黑,但雙眼極為有神,不怒自威,手中提著一桿大槍,一馬沖出,很是威風。見得近了,侯君達見這員小將眼熟,放馬前出幾步,定睛看了,原來是隨楊玄感一同上山的那個跟班后生小子。不曾想此后生原來還是一員武將,侯君達心中不覺一驚。
正待說話,這員小將卻先開口大叫道:“侯寨主,我乃朱燦之子朱登,此次前來紅桃山只為取你山寨以報晉王殺父之仇。現如今汝之山寨已為本將所有,若是愿投效與我,便下馬降了。若是不從,可上前一戰。”
“啊!”侯君達大驚,忙勒馬回頭看向身后數步遠的楊玄感。
此時,楊玄感臉上再無笑意,而是一臉譏諷之狀,抖動手中長槍說道:“侯大哥,非是小弟如此,只愿你一直不從王爺的招撫,王爺要做大事,豈能在背后留你作祟,故安排下此計,若是現在降了也不晚,小弟自在王爺那里為你說話。”
“啊呀!好個賊子,用此下三濫之計圖我山寨。也罷,某就與你拼上一場。”侯君達說完,再去看自己手下4將時,那4個小頭領早被那王世充給的10個偏將給逼住了,絲毫不敢動彈,自己那100心腹老卒,也被圍在軍中動彈不得。
“既然不識抬舉,就讓你嘗嘗某之槍法。”朱登說罷,挺槍上前就刺。侯君達再顧不得許多,忙舉槍相還。二人立時戰作一團。
楊玄感并未上前助戰,朱登本事他知曉,侯君達根本不是對手,無需他在上前。只是轉身對侯君達那4個山寨小頭領說道:“洛陽王爺一向對山寨有恩,王爺幾番有意招攬,但侯君達自恃綠林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