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了去。”
“知道了,主公放心。此次隨軍過來的便有6名講武堂新近畢業的青年將領,最低軍銜都是上尉,其中便有專職火器使用督查官,看的嚴實著呢!”
“好,韓老將軍手中的上尉軍官本事都是不差的,這樣本王即使下山回潞州也就放心了,有這批火器護山,當敵得過10萬大軍。”
三人繼續往前慢慢的走著,這時憋了很久的羅成再也控制不住了,急問道:“大哥,此番陛下欲禪讓太子繼位,若是不聽你言,造成事實該當如何處之?若是大哥不能登基豈不是讓眾將士失望,小弟怕從此泄了軍心!”
“賢弟,勿憂!父皇身體有病但非病危,只是受了小人蠱惑,才有了禪讓之心,并非本意。為兄去信讓張恒進京正為此事,當說得父皇收回成命;”
“大哥,太子黨京城勢大,此乃天下人盡知。大哥不在京城,若是太子黨從中作祟,行了篡逆之事,到時木已成舟,又當如何處之?”
“哼哼!這也并非沒有可能。”楊二冷笑兩聲說道。接著繼續慢慢前行。羅成和梁師泰見楊二話未說完只能按下性子互看一眼后繼續跟著走。
“若是背著本王行那篡逆之事,本王將率60萬晉軍入京,看他如何坐得安穩?”
“如此最好!小弟愿為大哥斬除京城亂黨。”羅成總算聽到一句想聽的話后,興奮的看了眼梁師泰厲聲說道。梁師泰聽了也不住點頭。
“呵呵!是本王的誰也別想拿走,就算是太子也不行。”楊二停下來,眺望著西邊天際線說道。
短短兩日,心腹家將楊洋和兩個跟班中途沒有任何休息,3人恁是在沿途驛站換了6次馬,一路狂奔著奔回到了潞州。趕在潞州府衙眾官都在之時,楊洋親手將書信交到了張恒手中,并要回了簽收回單,這才帶著兩個隨從回到驛館,攤到在床上。
張恒送走楊洋三人后,當著裴世矩、裴蘊等潞州大員的面,拆開書信便看。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下來,一旁的裴世矩和裴蘊等見狀也大驚,只等張恒將事情說明。
“嘿嘿!那楊素使得好計啊!竟然趁陛下長期臥病不起,攛掇著要陛下禪讓皇位。”說罷,一手攏著短須,一手將書信遞給了裴世矩。
略作思索后,張恒厲聲說道:“主公書中言,為阻止禪讓大典,一切聽從本官見機行事。”
“張大人,有話請直言,我等當全力輔助。”裴世矩聽張恒如此說,趕忙將手中書信交給裴蘊應道。
“好!請裴大人命潞州大將李景李道興將軍選精銳騎兵2萬隨本官進京面圣;再請裴大人去書河套宇文成都將軍,讓他親率5萬大軍進駐朔方以南,對京城太子黨施加壓力,讓其不敢擅動。”
“好!老夫就依張大人之命,這就讓人去講武堂調取李道興將軍,潞州中軍大營將士任隨挑選。宇文將軍那里老夫這就讓人送信過去,讓他親自領兵南下朔方,讓魏文通將軍代其職鎮守河套不動。還需要什么?張大人盡管說。”
“下官還要軍情處河東千戶董柯隨某走一趟。”
“好!本官這就讓人去叫董千戶過來。”軍情處潞州指揮使劉文靜立刻應了下來。
“哼哼!就是這些足夠了,明日下官一早便行,諸公在此靜候佳音便是了。”張恒冷笑著說道。眾人聽了都不覺有一絲寒意升起。
第二日一早,李景早早的帶領著精選出的2萬精銳騎兵,著裝整齊在城外等候著。這次,隨行的10員小將全是李景親自挑選的衷于自家主公的講武堂青年將領,這其中有一個狠人尤其厲害,此人復姓尉遲單字名恭,字敬德,年方18歲,長得身材長大,虎背熊腰,手中兵器乃是祖傳的一對鑌鐵打造的竹節雙鞭,各重180斤,有萬夫不當之勇,也是李景和韓擒虎在講武堂重點培養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