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事交給同樣使用大錘的羅士信去作,靠羅成一條槍恐怕還不行。
“好---好嘞!放心吧---哥。打---打起來---來時,俺讓--讓羅小---小槍站---站俺后---后頭就是。”羅士信心中激動之下,更加結巴了,好不容易說完這句后,提著雙錘轉身飛也似地去追羅成去了。
“主公,羅成和羅子都走了,若是再有人偷襲瓦崗,就只有末將一人了啊!主公的安危----”梁師泰不由擔心的說道。
“呵呵!放心,能來瓦崗的只有王世充,現在他去了潼關了,周邊便無人來攻瓦崗了。”楊二一點不擔心的對梁師泰說著。
梁師泰聽了還是有些擔心,遲疑著點了點頭,看向一旁的仲堅,因為山上現在沒有其它將領了。
“世兄,小弟愿協助梁師泰將軍同守瓦崗城寨。這里是山頂,原本安全,又有師妹守護世兄身邊,小弟在此可有可無。”仲堅拱手請命道。
“也罷,就有勞兄弟暫作梁師泰將軍副將了。”
楊二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只是不知有沒有遺漏之處,反復對著地圖想了兩遍后,確定沒有疏漏便放下心來。
緩步走出門來,到外面呼吸著山上伴有花香的空氣。這個年代的空氣格外的清新,深吸一口后讓人舒爽不已。
在遙遠的黃河下游入海口附近,一只龐大的船隊正在有序的向上游逆行著。這個船隊總計大小戰船2000艘,由王博派出的水師大將魯明星統領著,接到的任務便是趕往黎陽城渡大軍南下。魯明星為訓練水師,這次在王博的同意下,隨船搭載了自己的水師官兵1萬人同行。一是為了保護船只,二是為了配合南下大軍作戰,以鍛煉隊伍。
經過了5天的航行,這天在南岸濟南軍的注視下來到了黎陽城渡口。
有船隊進入內河的消息早就傳到了濟南王唐壁耳中,原本黃河下游便是由唐壁控制的,河上有多少船只,唐壁心里大體有數,這突然從海上進入內河的巨大船隊讓唐壁驚慌不已。這天正就此事同通判高可仁和幾員大將商議著。
“情況就是這樣了,高先生,此船隊必是萊州王博的船隊,此時開進內河并一路向西,此必是去黎陽。如今宇文化及親率35萬冀州晉軍南下,必然經黎陽渡口過河與本府決戰。”唐壁有些驚慌的對眾人說道。
“主公,我濟南現有精兵30萬,以逸待勞,堅守城池,不怕他35萬來攻。”大將楚德厲聲說道,顯然并未把冀州晉軍放在眼里。
“府君,唯今之計也只能逐城堅守不出,待西征潼關大軍攻破潼關進擊長安之時,楊廣軍必退。”高可仁言道。
“如此,責令濮陽城守軍緊守通往我濟南府之咽喉。楚德將軍可在派5萬人馬馳援濮陽,讓老封那里壓力小些。”(現濮陽城太守為封德儀)
“是,主公。末將這就點兵派將馳援濮陽城。”楚德聽令后急忙出府前往軍營去了。
“唐進,本府命你帶5萬人馬趕赴鄆城堅守。”
“是,大哥。”唐進領命而出。
“有這兩座雄城為我濟南屏障,守軍各有已達10萬,想必宇文化及想從我這討得好處也難。”
“府君,可有東萊王博的消息?若他那里再有兵來,我濟南則危矣。”高可仁突然想到了東邊的萊州王博,不禁趕忙提醒道。
“無妨,王博東萊兵向來戰力貧弱,且本府北海郡駐兵不見得少于東萊軍,自是無虞。本府估計濮陽老封那里至少可堅守一個月,若濮陽有失,鄆城也可再堅守一月,有這兩月時間,那王世充的會盟大軍幾十萬怎么著也該打下潼關了。只要潼關一破,楊廣必然回兵馳援長安,我濟南便無憂矣!”
就在唐壁部署防御時,東海郡高密城中盧照鄰南下大軍,正在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