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冀州晉軍對唐壁最為看重的大城濮陽城的攻擊卻顯得極為不順。
如果說洛口城僅算作一處大型城防要塞的話,這濮陽便是中原兗州的一座大城。這座大城自古以來便是爭奪中原的必爭之地,城防設施遠非洛口城所能比。加上冀州軍尚未裝備轟天鐵炮,攻城手段仍是沿用的老一套。故此,濮陽城守軍也守得相得益彰,滴水不漏。
濮陽城外,宇文化及中軍大帳中,一般文武正在商議著攻城之法。
“大人,今天末將與雷明將軍連攻了3次,折損了4000多人馬,還是敗了下來。”中軍大將司馬超垂頭說道。
“嗯!本官知你等盡力了,攻城不下怪不得你。諸位將軍可有破城之計?”宇文化及看向眾將問道。
“大人,濮陽城中守軍有近10萬,加上城墻過于高大,守軍準備充足,若是強攻徒勞無益,頻增傷亡。不如另想他法破城。”伍云召出班建議道。
“云召將軍可有破城之法?”
“大人,我軍有35萬之多,不如以20萬圍住此城,另15萬人馬由末將帶領先行掃平濮陽城周邊各城。據悉,濮陽守軍多為近期唐壁新招之軍,其家屬多在周邊各縣,可使守軍家人到城下勸降守軍,更可以亂其守城軍心。”
“嗯!云召將軍此計不錯,就算我軍攻克此城后也是要派將平滅周邊諸縣的,不如,先行此事。云召將軍可去營中調撥15萬人馬,再令侯君達、焦方、伍魁為副將,先行攻打濮陽周邊衛南、增城、清豐等諸縣。若是百姓中有濮陽守軍家小的,可護送其到濮陽城下,切莫強迫,也不得擾民。”
“是!大人,末將這就點兵出發。”
見伍云召出去了,宇文化及仍然為不能盡快破城而傷神。伍云召此計太過緩了些,只能算作下策了。
“宇文大人,末將有一計可破此城。”正在大家無計可施之時,突然從伍天錫身后轉出一將抱拳說道。
“哦?蘇將軍可有好計?”原來說話這人正是伍天錫手下副將蘇烈蘇定方,他原本為魏城守將,在剿滅渤海李子通一戰中有功,被提拔為上校,隨南征大軍征戰,仍為伍天錫副將。
“大人,小將原籍鄆城范縣,今在范縣有一對兒時的玩伴好友,名喚馬三保和其弟馬宗。馬三保長定方3歲,現為范縣濟南軍團練使,守軍約有3000人皆由他節制,其弟馬宗最是與某交好,也在馬三保軍中仍校尉一職。請大人給定方5天時間去往范縣城中,定方可說服馬家兄弟二人歸降我晉軍。到時,定方便伙同馬家兄弟伴作鄆城援軍混入濮陽城中以作內應,尋機奪了其城門便可一擊而定濮陽城。”
“好!定方此計大妙,原本為迫濮陽守軍退往鄆城便留有東門未圍,你正可從東門進入濮陽相機行事。”宇文化及聽了蘇定方的計策后大喜,認為此計可行,也不由對這員畢業于講武堂的小將暗暗稱贊。
隨后,宇文化及又在一些諸如通信等細節上與蘇定方作了約定后,便讓其立刻離營繞路前往鄆城范縣。
因強攻濮陽屢次不克,攻守雙方形成焦灼之狀,連續數日不曾交戰。只是晉軍未曾閑暇,趁此時機將整個濮州除濮陽之外所有城池盡皆取下,使得濮陽城成為了一座孤城。
濮陽城太守姓封名德儀,原為文官,但為官清廉頗得民心,且頗具韜略。其手下有兩員大將分別為東方煌和楊彪也武藝高強,治軍有方,濮陽城有此能臣良將故實在難以從外攻破。這也是濟南王唐壁有底氣抵擋冀州晉軍的本錢。
“我濮陽城高墻厚,加上軍民同心御敵,宇文化及攻了十余日也是妄自。不過,已有數日不來攻了,不知是何居心?”封德儀在帥府內同東方煌和楊彪商議著。
“封大人,據周邊幾縣逃回的府兵來報,宇文化及這幾日正讓伍云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