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座中武將全都叫好不迭,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宇文先生,如何看待此事?說來聽聽。”楊二見宇文化及一直低頭不語,便問道。
“主公,現(xiàn)我冀州軍正全力圍攻唐壁的鄆城,此城指日可下,加上盧公的東路軍,唐壁濟南府乃至整個齊郡現(xiàn)在就是我軍碗里的菜,遲早便亡。中路裴主簿的大軍只需保留數(shù)萬人馬便可掃平中原諸州。此處可抽調至少30萬人馬出來,加上全軍正在函谷整頓的道興將軍處20萬人馬,足可調集50萬大軍去往京城,再加上華陰城我少華山駐軍20萬,在令河套地區(qū)犬子成都率10萬精銳南下京城,我軍總計80萬,足以威逼楊勇交出帝位。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也!”宇文化及掐著手指緩緩說著。
此言一出,座中武將們各個興奮異常,大聲叫好著。
“嗯!不錯,裴司馬以為此計如何?”楊二又看向裴世矩問道。
“呵呵!老夫以為此計甚妙,實發(fā)兵80萬,可詐稱百萬大軍,以烏云蓋頂之勢,壓向京城,京城太子黨們必成鳥獸散。就是楊素也不敢與我大軍正面交鋒。我潞州洛口倉和華陰城糧倉足可供應大軍兩月用度。”
“好!本王要的就是裴公這句話。傳令:1、宇文化及先生將攻擊濟南府唐壁之兵權暫交給伍天錫將軍,蘇定方為大將繼續(xù)攻擊鄆城并與盧照鄰部東西夾擊匯攻濟南府,擒拿唐壁。2、任命宇文化及為討逆主帥,李景將軍為副帥,張恒為監(jiān)軍,裴蘊為行軍主簿、伍云召、羅成為正副先鋒率領晉軍80萬,詐作1百萬,5日后兵發(fā)長安。各路軍將調集由宇文先生負責。3、全軍糧草用度交由司馬裴世矩統(tǒng)一調度各處糧倉,若是不足還可征調太行糧倉之糧;4、澤州大將侯君集調回潞州鎮(zhèn)守中軍,協(xié)調各處人馬以防晉陽李淵趁機來攻。5、裴蘊將太行軍主帥一職交給華公義將軍,責其保留6萬人馬繼續(xù)掃平中原各府不得遲誤;6、令杜伏威回返瑯琊平邑城,配合主將薛萬徹將軍即刻出兵魯郡,清剿鎮(zhèn)壓一眾綠林反賊。其余未有新命之將,仍守原職,值此關鍵時期不得懈怠。就是這些,都聽清楚了嗎?”
“我等遵命行事。”眾文武立時起身全都拱手大叫道。
會后,楊二單獨將張恒召到山頂別院。
“張大人,本王令你為監(jiān)軍隨行去往京城,就為清剿太子黨一事。除本王兄長楊勇及其家人外,其余骨干人等盡數(shù)滅殺,但禍不及家人,只辦首惡即可,不宜殺戮過重,明白本王之意么?”
“呵呵!主公仁慈了,下官以為有幾人家眷是必須斬盡殺絕的,否則徒留后患。”
“哦?那幾人?說來聽聽。”
“下官認為全族抄斬者為:首惡楊素、另脅從仆射蘇威、右丞相韓洪、吏部侍郎宇文愷、中書令唐令臣以及外戚首腦楊達;還有東宮宦官姬威、幕僚段達這幾人都不能放過了,當滅族。”
“嗯!不過宇文愷乃是宇文家族一旁支,看在宇文大人面上不宜枉殺。只殺其一人罷了。其他人就按張大人的意思去辦。”
“是,主公。開刀前下官會再次提交一份剿殺名單給主公過目的。”
“好!請張大人隨宇文大人等下山吧!”
“是,主公。”張恒拱手施禮后轉身出了別院,下山去和宇文化及等人匯合。
楊二見諸事安排完畢,并無遺漏,心中憤懣之氣方出。來都窗前,放眼看向遠方的,心中嘆道:“原本以為至少還有一年時間,待到中原平定,南陳覆滅,通濟渠通之后在以手中實力去拼下帝位的,不想有些人卻是等不及了。唉!這樣也好,也許早點君臨天下有些事情更加好辦,就這么著吧!”
“兄弟,哥哥回來晚了些,都怪你嫂子大肚子不方便,只得在路上多費了兩天時間。”
“呵呵!我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