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宮內文和殿書房中,楊勇正在看著這封張恒來信,臉上表情時驚時怒,臉色時青時白的。
“哼!張恒膽敢欺朕!”看完信后,楊勇怒而起身將手中書信摔在桌案上。一時氣結的楊勇踱步到窗前,仰頭看向窗外那陰沉的天空中流動著的一片片陰云,久久不語。
原本連日來驕陽似火的關中大地,卻不知為何在皇城被圍之后,氣溫降了下來,天空中總是密布著厚厚的云層,偶爾雷聲滾滾,偶爾一道閃電掠過,像是暴雨傾盆的前奏,但總也不見一顆雨滴落下。
“姬威,去把皇叔、蘇孝慈、蘇威、韓洪叫來朕的書房。”楊勇輕聲對門口的近侍宦官姬威道。
很快,楊素等4人便陸續來到了楊勇書房中,落座之后,楊勇便將張恒給自己的書信遞與眾人傳看。
“此信是一個時辰前,由張恒所寫用箭射入城內的。這那里是勸朕退位交璽,簡直就是給朕的最后通牒。若是朕不從其言,城外晉軍便要攻城了,這城破之后便要---唉!諸位愛卿還是自己看吧!”楊勇頹喪著有氣無力的對4人說道。
“陛下,這就是最后宣戰通牒呀!口氣之大,不把我皇城內35萬精銳放在眼中。”蘇威看罷書信后最先叫道,眼中是氣氛和不解。
“是啊!陛下這信中言辭犀利,不容我等反對。可見晉王之兵已經做好了攻城準備了。”蘇孝慈也附和著說道。
“陛下,這張恒原本是在老臣手下為官,平常便與晉王走的最近。去年晉王外遣河東之后,這張恒竟然也辭官跟隨前去了河東潞州,乃是楊廣心腹幕僚。只是晉王不在軍中,此信是否能代表晉王楊廣之意尚有待商榷。”韓洪看著楊勇和楊素補充說著。
“哼哼!韓相差矣!據老夫所知這張恒在晉王楊廣身邊極受重用,若論衷心不二,就連城外領軍大帥宇文化及都恐不及。此人經常能猜測到其主楊廣之心,每每先斬后奏,卻從未被楊廣責罰,反而步步高升。原老夫好友光祿大夫郭衍便是死在此寮手中,前不久7王被一把大火燒死也是此人越俎代庖一手經辦的。此次隨軍來攻我皇城,此寮位居監軍一職,就連宇文化及也要讓其三分,可見此寮分量之重,信中所言事項必能代表晉王楊廣之意。只是此寮小看了我等。”楊素狠狠的對眾人說道。
“皇叔當如何回復此信?”楊勇問道。
“哼!陛下,何須回復?視而不見便是最好的回復。老夫倒要看看他如何攻城?”
“可是皇叔,信中提及他軍中火器攻城一事,真到那時這皇城豈不毀了?”
“陛下,休聽他狂言!這皇城年年加固,城墻厚及兩丈,高達十丈。豈是別處城池所能比的?再說,老夫料他不會動用火器攻城。火器無眼,極易傷及城內無辜,若用火器便會惹怒百姓喪失民心。莫說這里是大隋京城就是中州洛陽被他圍時也沒見其動用火器。”
“既如此,守城事宜仗皇叔及眾愛卿費心了。”楊勇說著起身對座中幾人拱手施禮,嚇得楊素4人趕忙起身躬身回禮。隨后,4人走出書房。
去除了猶豫之心,堅定了抗爭之意后,楊勇不似先前那般糾結了,臉上也多了些輕松。
“陛下,今天老奴又在民間為陛下遴選了兩個佳人兒,不知陛下---”
“還用問嗎?送入后宮寢帳,朕這里處理完公務就過去。”
就在京城兩軍劍拔弩張之際,晉陽李淵的25萬唐軍在三元李靖的帶領下悄然南下了。
唐軍兵動,消息早有河東軍情處晉陽千戶羅力探知。第一時間便送去了蒲縣、霍縣、界休和雁門四地,并專送至潞州的軍情處劉文靜手上。
得到唐軍南下來襲的消息后,蒲縣等4地守軍便做好了開戰的準備。雁門守將薛萬春更是啟動了從晉陽東側出兵攻擊以牽制其南下之兵的預案。至此大隋土地上的戰火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