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了薛萬春的爽快之言,讓李靖頓覺開心,原本以為薛萬春會就此問題做一番討價還價的,竟不想薛萬春根本沒有討價的意圖,而是直接答應了,這讓李靖對晉王手下將領的心胸高看一眼。
“既然讓本帥指揮,吾之意便是讓薛將軍人馬讓出馬邑城,回兵至雁門郡山中潛伏,待本帥將突厥騎兵全部引至定襄城外和雁丘山地,薛將軍再出雁門軍擊其側后,斷其歸路糧道。屆時,突厥兵必回兵,本帥便出城掩殺,如是我軍必勝,功勞自是有薛將軍的一半,本帥絕不貪功。”
“呵呵!一招引蛇出洞,再來個關門打狗,突厥韃子遠來不熟地形,不善山地作戰(zhàn),某看此計可行,就依李將軍之意,我軍便撤出馬邑城交還于你,去往雁門山中埋伏。”
“薛將軍,這---”一旁的新文禮見主將薛萬春竟然答應了李靖的條件,不由心急起來。這馬邑城可是他親自從唐軍手中奪取的,現(xiàn)在卻因李靖一句話便棄了,新文禮有些不滿起來。
“新將軍,區(qū)區(qū)馬邑小城食之無味,突厥十數(shù)萬騎兵進入甕中,多殺幾員突厥千戶大將才是大功一件,汝不聞鐵面寒槍羅成將軍之功么?汝將馬邑之兵帶出與某合兵一處便有近8萬,足可截斷突厥兵后路。”
“既如此末將領命就是。”新文禮聽了薛萬春之言頓時醒悟,不在去爭,爽快的同意下來。
“好!嘗聞晉軍騎兵百戰(zhàn)百勝,今日也讓本帥領受一番晉軍精銳的戰(zhàn)力。”李靖豪爽的說道。
與眾人的開心不同,一旁唐軍大將殷開山和副將韓成豹、丁天虎面露極為尷尬之狀。因為薛萬春剛剛提及的羅成之功,正是在自己身上獲得的,手下大將盛彥師還被算作了被殺的突厥大將,人頭還送到了京城皇宮。羅成的風光無兩,全是建立在自己失敗之上的。唉!誰叫當時自己是突厥盟軍的身份呢?真是啞巴吃了黃連,有苦難說啊!殷開山心中叫苦不迭,羞愧不已。
兩方軍議結束,都不藏私,眾人皆服。
薛萬春等便不在耽擱,辭別了李靖和段志賢等唐將,便同新文禮一道往馬邑城而去。
突厥出兵大舉南侵的消息不僅潞州裴世矩早已得知,就連遠在東都洛陽的楊二也聽說了。楊二的第一感便是立刻停止攻打晉陽城,與李淵暫且歇兵,不讓突厥沙缽略汗有可趁之機。盧照鄰為主將,侯君集、丁彥平和翟讓為副將占住汶水城,脫離與李淵唐軍的所有接觸。盧照鄰也暫時不去晉陽城行勸降之事。將由雁門出擊晉陽身后北三郡的薛萬春部從輔助作戰(zhàn)變?yōu)槊嫦蛲回蕘砬值闹髁Γ杆俾?lián)系“長征”到偏避定襄城的三元李靖部,商議停戰(zhàn)和共同抵御外敵一事。只是,自己的想法竟然暗合了李靖之想,如出一轍,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因突厥大軍的不請自來,讓原本得到消息的李淵有尤墜冰窟之感。甚至讓他感到自己正遭受南北兩強的夾擊只有死路一條,正在府中與眾文武哀嘆灰心不已之時,汶水城卻派來了晉軍使者,來信表明了雙方罷兵一致對外的立場,并主動撤回了來攻晉陽城的先鋒丁彥平部。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李淵和手下大臣們一時反應不過來,但卻一下激活了一直處于抑郁中的柴紹。還是柴紹一語道破了晉王楊廣言和對外的良苦用心,這讓李淵等府中文武都嗟嘆不已!其中不乏有大臣對晉王楊廣的格局之大贊嘆不已,更讓唐公李淵臉上有了一些羞愧之意。
接受晉王楊廣的主動示好,雙方罷兵并整合雙方軍力一致對外成了唐國公府中參與府議眾人的共識,包括李淵在內(nèi)幾乎所有人對晉王楊廣的惡感大大減弱,好感油然而生。用小小李世民對楊廣的說法便是:這個表哥雖然處處為難父王,但確是心懷天下的好人。這也代表了很多人對晉王楊廣的看法,這為今后唐、晉融合打下了基礎,這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