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許開放高昌、鄯善、龜茲、鐵勒、焉耆、且末、于闐、疏勒、高車等9個郡府供大隋商旅往來經商,我突厥地廣人稀,且國中還多有戈壁、沙漠,即使開放其他諸如烏孫、樓蘭、戎盧、精絕等小郡府,貴國商旅也是去不到的。貴國可否再將郡潞州、山東濟南城納入開放城市,本使聽說潞州可供交換的好東西可是不少的,諸如潔白的麻紙、香醇的五糧春酒、優質的鐵器和用于荒漠中夜晚燃燒的無煙煤等,這些都是我國急需的東西,我國愿用黃金對等交換。”
“呵呵!好,開放口岸城市本王就依了你,只有一點本王有言在先,鐵器交換僅限民用制品,如生活和生產工具等,軍用鐵器制品如刀劍等則不許涉及,明白嗎?同樣,我朝商旅也只能到你處交換民品。”
“遵命殿下,本使對此沒有異議。”埃利發微笑著再次行禮道。
“好!具體國書簽訂之事便交由本王幕僚盧照鄰代為處理。”
“是,主公。”階下參與談判的盧照鄰忙答應道。
“陛下,本使還有一事?”埃利發見商務談判極其順利,特別是潞州的開放,心中暗自高興,此次出使任務便完成了一半了,但還剩的一半卻有些扎手,趁著這個年輕的王子高興,趕忙順帶提出。
“呵呵!埃利發大使還有何事?莫非要與本王簽訂兩國互不侵犯條例?”楊二早已看出了突厥人眼中露出的那絲為難,不禁打趣著問道。
“非也!本使請殿下將兩國交接處的玉門關守軍撤回,玉門關駐軍嚴重影響我西突厥邊關安全,為避免兩國邊軍摩擦,請殿下下令拆毀玉門關,此也是本國大汗之意。”埃利發在此撫胸躬身說道。
“呵呵!一年前本王曾有詩贊這玉門關,贊守關將士。且此關在我朝土地之上,派不派軍駐守乃是本朝之事,怎一句影響你邊關安全便要拆關撤軍?本王不允,休要再言。”楊二冷笑著嚴詞拒絕道。
“這---”埃利發一臉失望,但又不好再說,只得躬身一禮后坐下,不在說話。
“好了,請盧大人替本王送一送突厥貴使,好好安置不得怠慢了。”
“是,主公。貴使請---”盧照鄰起身應著,伸手向埃利發作了個請字。埃利發只得起身施禮后隨盧照鄰而去。殿內便只剩下了幾個身材矮小,梳著怪異發式的東瀛使者了。
“殿下,在下倭國遣隋使主領井章成,受我國推古天皇之命率遣隋使團200人前來天朝上國學習。本主領預祝殿下早日登基稱帝!”階下虔誠的趴伏著三個穿著奇丑,腦袋上往后梳著馬尾辮的東瀛倭國使臣。
“平生吧!坐下好好說話。”楊二極度嫌棄這些表面謙恭,背后使刀的奸滑倭人,言語中沒有了對待突厥使臣的客氣。只是,這種略帶鄙夷的言語竟根本未見階下的三個倭國人有絲毫的不快,反而各個臉上含笑。楊二心想這古代的日本人和后世的同樣賤,同樣的變態,只有用皮鞭打著他,他才覺得舒服。
“你倭國不是早已有人到我朝貿易和研習儒學、禮儀,學習紡織、農耕、制陶等技術了嗎?難道還有所求不成?”
“殿下,倭國和天朝乃是一衣帶水之國,我倭國百姓十分愿意學習天朝的一切,也十分羨慕天朝百姓的生活。我遣隋使團200人也愿長駐天朝研學各種技能和禮儀。只是,我國雖小,但還未一統,國內不奉我天皇陛下反叛者眾多,我推古天皇欲統一各島建立起一個如同天朝一般的國度,故此次派遣到天朝研學的遣隋使團想向天朝學習城市建設、房屋建造、兵器、盔甲、弩箭、橫刀、火器、火藥、海船等制造之法,以及冶煉精鐵、造紙及印刷之術、還有制鹽、釀酒之法等還望天朝上國不吝賜教,本主領代我天皇陛下謝過殿下了。”說罷,這個名叫井章成的倭國遣隋使主領再次匍匐在地,虔誠的請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