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亦辰跟著師父走南闖北,幾乎踏遍了輿圖上的每一個地方,一開始是師父一家人陪著他們,后來他們長大了之后,他就跟他的兩個小伙伴一起去闖蕩。
薛汐一直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她很機靈,每次遇到什么問題都是她想主意。
她也很幸福,有他師父那樣的母親,有他師公那樣寵溺她的父親。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他總覺得他師公好像不怎么喜歡他,但是他師公嘴上從來都沒說過什么。
他喜歡薛汐,而且他能感覺到薛洺也喜歡她。
曾經有個很長一段時間,他以為薛洺跟薛汐是兄妹來著,后來發現薛洺的小心思之后,試探之下才知道他們不是兄妹。
他們的父親是很好的朋友。
他陪著他們在外面晃蕩了五六年,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和事,他們還登上遠洋船,差一點就出海了。結果被他師父發現,把他們三個揪下來。
他父皇給他寫信讓給他回京,讓他回去學習政務,準備過幾年讓他監國,他有點不想回去。因為他還沒把媳婦追到手。
別看薛汐整天大大咧咧不修邊幅,她其實聰明著呢,他跟薛洺的小心思她早就看穿了。他得想個辦法,在回京之前把媳婦追到手再說。
這天風和日麗是個好日子,言亦辰特地先去征詢師父的意見。
師父沒敢自己做主,而是把師公拉到房間里商量了半晌,最后是他師公出來跟他回的話,說讓他想追只管去追,不過薛汐還小,暫時不著急議親。
師公還說,他尊重年輕人的選擇,只是他們年齡都小,都還不著急。
他一想,他們確實還小,薛汐才十三歲,長得跟豆芽菜一樣。
這么想著,他先驚訝于自己竟然會這樣評價自己的師妹,這是很不禮貌的一件事情,不過他很快就想開了,他們可能是太熟悉了,才會產生這樣肆無忌憚的想法。
他鼓起勇氣去跟薛汐表白了,薛汐婉言拒絕了他,說自己年紀還小,還想在玩兒幾年。他本來想被拒絕了就算了,已經夠丟人了。
后來想起師父跟師公兩個人整天沒羞沒臊,他鼓起勇氣親了薛汐一下,然后迅速打包好行李跑路了。
他怕他跑得慢的話會被師公打斷雙腿,所以他也不敢回頭看薛汐的表情和反應,就這么忐忑著回到京城。
回京之后他母后一直催著他定親,不斷地給他相看姑娘,他父皇倒是不著急,讓他先跟著學習處理政務。
他母后逼得急了,他就去找父皇,父皇就把他當年定親早,結果被人算計的事兒搬出來,他母后就不逼著他了。
他娶謝他父皇的時候,他父皇竟然早就看穿他的心思了。還說讓他加把勁兒,爭取把他師父家的女兒娶到宮里來,給他好好地出一口氣。
他這才發現自己父皇的心思,有一次,他在他父皇桌邊放著的航海日記中看見一張他師父的畫像,結合他的話,聯想到什么,但是又不敢肯定。
想去問他母后,又怕他母后傷心難過。猶豫糾結了很長時間,他終于鼓起勇氣帶著那本航海日記去找了他母后,有狀似無意的翻出來那副畫給他母后看,結果他母后發現他的小心思之后并沒有生氣,還給他科普了一下他父皇當年跟他師父之間的愛情恨情仇。
他終于明白師公不喜歡他的原因了,原來他父皇跟他師公是情敵!
他又問母后怪不怪他父皇。
他母后又好好給他上了一課,最后說了跟他父皇一樣的話,讓他努把力,爭取把他師父的女兒娶回來。
反正大家都支持他娶薛汐就是了。那他就努把力。于是不管薛汐在哪兒,每個月都能收到他寫去的信,每一封信里都會放一支他親手雕刻的簪子。
一開始他不太熟練,雕刻出來的簪子很粗糙,就算打磨過后也不好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