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作為新晉的實力派偶像,他的人氣是相當恐怖的。
有媒體說他會是下一個謝廷鋒。
了解謝廷鋒的網(wǎng)友認為這是稱贊,不了解他的網(wǎng)友則表示后者已經過氣了。
跟風炒作這個話題的媒體還挺多。
“內地還從來沒有誕生過偶像巨星,我也想看到我們的偶像巨星,想知道蘇杭會走到哪一步。”
這是某個媒體從業(yè)人員的原話。
蘇杭年輕有顏值,有實力,還有頂尖的音樂創(chuàng)作的能力。
如果說誰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巨星,他是排在第一人選的。
媒體喜歡造“神”,這種新聞很有吸引力,尤其是還有幾個對比的存在,蘇杭讓他們捧得飛起。
雖然也有很多媒體都在炒作他江郎才盡,新歌一出還不是巴巴來聽,然后繼續(xù)炒作。
如果說《童話》上線的第一天,也就是6月20日這一天,是歌曲醞釀傳播的階段。
那么從6月21日開始,《童話》就處于爆發(fā)的階段。
一日之內,《童話》在全平臺收聽量破億。
這是蘇杭所有歌曲里最好的成績,哪怕是《江南》,單日收聽量也沒有如此恐怖的數(shù)據(jù)。
幾個月積累的口碑和人氣在這一天全面爆發(fā)。
“這是又一首《江南》啊!”
華姐在拿到《童話》的各項數(shù)據(jù)和熱度后,不由得感嘆道。
其實前面的《改變自己》熱度也很高,只不過華姐更喜歡《江南》而已。
而且《改變自己》也有些被玩壞了,即使這首歌音樂性和流傳度都是頂級,也容易被認為是蘇杭的嬉鬧之作。
“也是,《黃昏》都敢給汪曉敏唱,他怎能不給自己也留一些。”
不止是華姐想到了,很多業(yè)內人士和關注樂壇的歌迷也想到了。
《童話》大爆了,就如2月末的《江南》和五月初的《黃昏》一樣。
再加上昨晚播出的《極限挑戰(zhàn)》第二期金條大戰(zhàn)比第一期更精彩,收視率更高,蘇杭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
在6月21日這一天,蘇杭的流量熱度達到了他出道以來的最高峰。
互聯(lián)網(wǎng)上,到處都是關于蘇杭的新聞和話題。
微信公眾號,這兩天爆了很多閱讀量超10萬的關于蘇杭的文章。
“蘇杭新歌《童話》悄然上線,收聽量破億。”
“蘇杭新一代超人氣偶像。”
“實力與顏值兼?zhèn)涮K杭的音樂才華。”
“蘇杭你是我的童話王子。”
“從《發(fā)如雪》到《童話》蘇杭到底有多火。”
……
……
網(wǎng)上,關于蘇杭的分析越來越多,崇拜他和支持他的人越來越多。
貼吧,蘇杭的歌迷和一些前輩歌迷大戰(zhàn),占據(jù)了上風。
“他們有過輝煌,但現(xiàn)在是蘇杭的時代,不是你們能夠以輩分就能打壓和壓制得了的。”
“專輯?業(yè)內哪個不知道蘇杭正在做專輯,人家還同時在出單曲,還給汪曉敏寫歌。”
“歌詞?《發(fā)如雪》請求出戰(zhàn),蘇杭成名就是歌詞好吧。”
“傳唱度?你確定要比這個?蘇杭的歌要是沒傳唱度能和你們吵起來嗎?”
“獎項?和出道不到半年的新人比獎項?好吧……你贏了。”
“優(yōu)越感?廢話,你們不也一樣有?我們這是群體榮譽感,和優(yōu)越感可不一樣。”
b站,有u主把《童話》作為背景音樂,剪輯了一些影視作品,視頻感動了上百萬人。
滿屏彈幕都是“淚目”。
這次倒是沒有鬼畜了。
知乎,各種小論文花式吹捧。
有蘇杭的歌曲分析,能說歌詞的就說歌詞,歌詞不好的就說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