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便是慢性死亡。
爭了,可能會死,可能會活的很滋潤。
人族自然沒達到族滅的那般困境,但人無遠憂,必有近慮!
是趁著有些家底的時候去搏一搏,還是等到快油盡燈枯的時候再去博?
人族歷代先王選擇了前者!
因為真等到那時候,成了還好,不成便會有族滅之禍。
沒了氣運,族群并不會滅。
但一個沒了氣運的族群,就是一個沒有任何希望的族群,因為他們的族群幾乎不會誕生新生之靈。
即使誕生了,其未來成就也有限。
因為其沒有族運庇護,加持......
更別說與萬族爭鋒了,兩者根本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那是一種堪稱絕望的境遇,一眼便能望到無盡的深淵,沒有任何一族會想嘗試經(jīng)歷那種局面。
這不是滅族之禍是什么?
有些氣運耗盡的族群,會在這時放棄自身種族枯竭的氣運,將自身化為類似于“無主氣運”那般的中和氣運體質(zhì)。
然后去掠奪別族的氣運,借此茍延殘喘般的延續(xù)自身的族群。
對于這種族群,萬界稱呼他們?yōu)椤皸夁\者。”
人族自然沒淪落到這般地步,但其境遇也沒有好到哪。
瀛戰(zhàn)死后的殘局,人族一百九十一位人王,用了十萬年的時間才收拾的差不多。
直到顧川的上代人王,人族氣運這才堪堪恢復(fù)。
歷代先王燃燒生命,這才使得人族氣運有所好轉(zhuǎn)。
使得他與萬族爭鋒者,站在了一個相對平等的起跑線上。
可以說,為他的開局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
別小看這個基礎(chǔ),也別小看一族氣運恢復(fù)的難度。
不然人族也不會花費了如此大的代價,用了這么長的時間才恢復(fù)。
十萬年前,瀛的那個時代,人族算是一個強盛期。
瀛戰(zhàn)死后,這個強盛期就算落幕了,往后的歷代人王都屬于重振榮輝的跋涉者。
他們所繼承的人族氣運,是被萬族吞噬過的了。
這就是王的風(fēng)險了,瀛是當(dāng)時的氣運背負者,也就是人王,他戰(zhàn)死,會有氣運跌落。
而接替瀛的歷代人王,在先天上,就落后了萬族諸王一大步。
這就好比在一條賽道之上,瀛的時代,人族與萬族騎的都是千里馬。
但是瀛輸了,代價是千里馬變成了老馬。
而瀛以后的人王繼承就是這匹老馬,而他們的對手卻依舊騎的是千里馬。
人族想不被落下,歷代人王只能用生命去加速,直到耗盡生命,換一個繼任者重復(fù)。
這就是自瀛后,歷代人王在世時間平均不過五百余年的原因。
他們的生命力早在王路之地時,便已消耗殆盡。
這種情況,直到第四百二十一位人王,也就是顧川的上一代人王,才終結(jié)。
而現(xiàn)在到了他這一代,還有萬族就是要和你作對,毀你族氣運來源!
既然如此.......
從此以后,那就敵對的徹底點。
顧川看著丁恢,平靜道:“點燃烽火,升起王旗,召回所有在外的戰(zhàn)部,誅敵!”
“屬下領(lǐng)命!”
丁恢甲衣凜冽,高聲喝道。
顧川目送他離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zé)任!
歷代人王用命換來了如今的局面,使他這個繼承者繼承了一個昌盛的氣運。
而現(xiàn)在這個責(zé)任到了他的身上,為后來者....
沒有后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