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兩銀子足足一千多斤,一輛馬車堪堪能拉得動。朱高燧就這么堂而皇之的拉進了東宮太孫邸,趙王府還真是有錢。
“大侄子,銀子可給你送來了,什么時候咱爺倆再斗一回?”
“三叔莫急,眼下侄兒手頭有點兒差事,等差事過后隨時都能跟三叔斗?!?
“好!一言為定!”
朱高燧帶著四只蛐蛐心滿意足的走了,就好像今天賭輸的是朱瞻基一般。
范安目瞪口呆,這些天一直跟著太孫四處找蟲,并且按著太孫傳授的方法培養蛐蛐,沒想到這方法還真是好使。為了讓朱高燧入套,朱瞻基設計了好幾套方案,沒想到一套方案都沒用,朱高燧自己就鉆進了套子里。
太孫邸一下子進賬了這么多銀子,可把太孫妃高興壞了,雖然太孫一年的俸祿很高,可是架不住開支也是很大,不但要支應手下的宦官宮女的賞賜,還得貼補太子那邊。
太子不受皇帝待見,除了俸祿之外沒有別的收入,可是開支卻比朱瞻基大很多。太子不但要應付東宮上下的賞賜,還有東宮屬官需要應酬,這些官員可是他的班底,更加不能輕慢。
朱瞻基心里很清楚,他爹這個太子當的異常艱難,不但要管好朱棣不愿意管的政務,還要時常遭受皇帝老爹的刁難。
今天進賬這筆銀子,朱瞻基可沒打算貼補老爹,他打算用這筆錢打造自己的一個千戶的侍衛軍隊。
朱瞻基打算把這一千人打造成大明軍隊的樣板,雖然他不敢說能夠訓練成夢中見到的那支鐵軍那樣令行禁止,死不旋踵。但是在如今的大明只要能訓練處七八分的火候,就能所向睥睨。
朱瞻基不懂什么主義,可是他懂什么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做為大明的皇帝首先要想的是大明子民的利益,維護大明百姓的利益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應該做的。
第二天,早朝過后。
果然旨意如期而至。
旨意宣讀完畢,整個東宮都蒙了,這才夸完太子教子有方幾天啊,就成了太孫頑劣,玩物喪志,特削去太孫幼軍統領之權。另招募千人為太孫侍衛,募兵所需由太孫一人承擔。
“兒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傳旨的太監走后,朱高熾一把拉住想要溜走的朱瞻基問道。
見自己跑不了,朱瞻基只好回稟道“父親,前幾天孩兒不是一直在尋找合用的蛐蛐,不知道哪個孫子走漏了風聲,被皇爺爺知道了,把孩兒叫去,又是罰跪,又是大罵。這不今天的旨意就來了?!?
“罷了,既然老爺子這么反感你玩蛐蛐,你就改了吧。咱爺倆可經不起折騰了?!?
“是!父親。孩兒以后絕不再碰蛐蛐,有違此誓天打五雷轟?!?
“你這孩子可不敢胡說,怎能發此重誓?以后不玩就是了,那些兵馬你這太孫也不過是擔個名聲,不要也罷?!敝旄邿雵樍艘惶?,沒想到兒子竟然發下如此重誓。
“父親說的是,現在北征在即,皇爺爺那里兵力不夠用,就當這點兵馬給皇爺爺添磚加瓦了。”
“大明朝百萬大軍還在乎你太孫幼軍那點兵馬,這是老爺子在警告你不要不務正業。”
“是!孩兒以后就跟著父親學習處理政務,為父親分憂?!?
“你真的愿意跟著為父在后方處理政務嗎?”朱高熾狐疑地問道。
朱瞻基有些郁悶,我就跟你客氣一下,你怎么就認真了,就現在大明朝的政務有什么好處理的,眼下的朝廷有整個大明朝最精明強干的文官和與文官配合默契的太子,自己處理公務就是自取其辱。
“孩兒對處理政務倒是沒有意見,就是皇爺爺恐怕會讓孩兒伴駕出征,孩兒留不下來?!?
朱高熾戲虐一笑“我們做晚輩的當然要順著老爺子的心意,不過基兒若是不愿意去塞外苦寒之地。為父倒是可以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