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蒸蒸日上。
但是朝廷上下出的蛀蟲朕也覺得姑息,來人將軍器局案犯事官員全部給朕關起來好好審一審,有罪的定罪,無罪的開釋。
負責核查武庫的相關人員員也抓緊時間進行核查,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不然還以為這朝廷是給這些臟官開的。
就這樣吧,退朝!”
隨堂太監也跟著高聲喊道“退朝!”
朱棣轉身從后門走了,大殿內的群臣開始陸陸續續走出大殿,這時大漢將軍在門外一擁而上將涉案人員全部抓捕。
首當其沖的就是工部主事李顯明,被大漢將軍按住的李顯明拼命掙扎,撕聲高喊“老子要是有事,臨死也會拉上幾個墊背的,你們給老子等著!”
其他沒有被波及的官員如同看到瘟神一般躲開老遠,有些心里有鬼的官員更是眼神躲閃不敢與他對視。
朱瞻基看著眼前的一幕,心中無悲無喜,這就是所謂讀圣賢書科舉出來的官員,真如夢中那個社會所說的那樣,人性真的經不起考驗。
與其相信人的品德,不如相信良好的制度。
朱瞻基沒有去參加武庫的核查,只要皇帝認真介入,沒有哪個官員敢于糊弄。這是永樂大帝,不是崇禎廢柴。
朱瞻基真正擔心的是軍器局那群無依無靠的工匠,他們才是朱瞻基心頭之寶。
急匆匆的趕到軍器局已經是午時三刻,正當午時所有的工匠們都聚集在軍器局的大院里,等待命運的抉擇。
他們是一群最無助的人,成為匠戶就意味著從此以后再也不能改變,子子孫孫都是匠戶,不能科舉、不能種田、不能經商。只能在工坊中像個奴隸般一直干到死。
想要改變工匠的命運就從軍器局開始吧,只要軍器局的改變讓朱棣看到了效益。以朱棣的性子完全可以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就算是朱棣沒有時間,再過一年多朱瞻基自己就開始掌握權力,工匠地位的提高就是國家實力的提高。大國工匠才是真正的國家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