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通過科舉出來做官的,科舉最大的好處是什么?”
“不是做官嗎?”范安有些不自信。
“確實不是做官,有些人考取功名之后并不出仕,只在家中悠然山林,過神仙般的日子。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兒視功名利祿如塵土的感覺?”
“難道不是嗎?”范安很有當捧哏的天賦。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制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 看書領現金紅包!
“當然不是,悠然山林聽起來很美好,可是他吃什么穿什么?”
“也許是人家家里有錢呢?”
“有錢?他們的錢從哪里來的!總不能是經商所得吧,商人子弟可是沒有科舉的資格。”
“那是為什么啊,十年寒窗就是為了考著玩嗎?”范安疑惑不解,他從小在深宮中長大,對地方上的事情并不了解。
“當然不是,他們之所以敢這么任性,是因為我大明優待讀書人的政策。
讀書人考取功名之后是可以免稅的,也就是說只要有了功名他們干什么只要拿出考取功名的憑證,官府就不能從他們手里收稅。
這其中就有了獲利的空間,百姓為了逃避官府日益沉重的賦稅,會將土地送給這些有功名的讀書人,然后他們在私底下再簽一個協議,此土地只是名義上送給讀書人,只為這個免稅的名額。
讀書人不可能白給你幫忙,你得給人家好處,人家才能給你抗下風險。讀書人要的好處不多,也就比官府收的少一點。
這樣一來讀書人什么不干每年都有收成,種田的也因為不用繳稅日子比以前好過了。最后誰虧了?”
“當然是朝廷虧了。”范安脫口而出。
“不!朝廷怎么能虧呢?完稅可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一項重要標準,地方官還是要繼續收夠那么多稅的。只能多收不能少收,知縣老爺與縣衙上下也是要吃飯的。
錢從哪里來,只能從剩余的自耕農的手里繼續榨取,總有一天所有自耕農都無法承受而在一個天災人禍的火星下,將反抗之火熊熊點燃。
也許朝廷會鎮壓下去,大家繼續酒照喝、曲照聽。也許朝廷撐不下去,我朱家轟然倒地,成了新的王朝的墊腳石。
然后你會發現,這些把我朱家天下吃垮了的人,什么事沒有,掉頭就投入了新王朝的懷抱,成了新王朝的忠臣孝子。
一場大的戰爭下來,新的王朝建立會死掉很多人,空出很多地。普通黔首百姓又能有地種了,又想過安生的日子,所謂的盛世就來了。”